[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PWM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14516.1 | 申请日: | 2015-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6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魏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腾飞 |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H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6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PWM控制方法,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功率回流现象,且减小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电流应力,提出一种电感电流过零控制方法,相比移相控制,它完全消除了功率回流现象,且具有更小的电流应力。通过调节占空比,来控制传输功率的大小。通过切换不同的控制方式,实现功率传输方向的控制。同时简化了全桥两侧的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关系,使得实现灵活性增强。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dc 变换器 pwm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PWM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典型双向全桥DC‑DC拓扑结构,脉宽调制PWM,电感电流过零检测,高频变压器的一侧串入电感,原边侧电压大于n倍的副边电压;开关管Q1‑Q8构成全桥结构,电源U1的正极连接到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2的漏极和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开关管Q3的漏极与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到变压器T1原边绕组的一端,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开关管Q4的漏极与变压器T1原边绕组的另一端,电源U1的负极连接到开关管Q3的源极、开关管Q4的源极和电容C1的另一端;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到开关管Q5的源极,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管Q6的源极;开关管Q5的漏极、开关管Q6的漏极连接电源U2的正极;开关管Q7的源极、开关管Q8的源极连接电源U2的负极;电源U2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2;Q5和Q7互补导通,Q6和Q8互补导通,其导通时间由电感L1中电流是否过零来决定;原边侧向副边侧传输功率或副边侧向原边侧传输功率,传输方向随时控制改变,传输功率由占空比决定;通过电感L1中电流过零时出现功率回流,切断全桥两侧的功率传输电路,来阻止功率回流的现象发生;正向原边侧到副边侧,变换器前半个工作周期内的工作状态:状态1:t0‑t1阶段,在t0时刻,Q1和Q4导通,Q5和Q8也导通;状态2:t1‑t2阶段,在t1时刻,Q3和Q4导通,Q5和Q8也导通,给电感L1中电流的续流提供了通路,使得电感L1中存储的能量继续正向送到副边侧,在t1‑t2阶段中检测电感L1中电流是否过零,若过零则说明,储存在电感L1中的能量已 完全的送入副边侧,此刻Q5和Q8关断,以防止U2向L1储能,即防止功率回流现象的发生;变换器在后半个工作周期内,相应的电压和电流的极性相反,工作原理和前半个工作周期相同;原边侧向副边侧传输正向功率时,正向功率为
U1表示原边侧直流电源U1的电压;U2表示副边侧直流电源U2的电压;n表示变压器T1原边侧对副边侧的匝比;D表示Q1的导通时间对开关周期时间的比值,此比值也等于Q2的导通时间对开关周期时间的比值;f为变换器的开关频率;L为电感L1的电感量,且0≤D<nU2/(2U1);反向副边侧到原边侧,变换器前半个工作周期内的工作状态:状态1:t0‑t1阶段,在t0时刻,Q3和Q4导通,Q5和Q8也导通;状态2:t1‑t2阶段,在t1时刻,Q1和Q4导通,Q5和Q8也导通,给电感电流的续流提供了通路,使得电感中存储的能量继续反向送到原边侧,在t1‑t2阶段中检测电感L1中电流是否过零,若过零则说明,储存在电感L1中的能量已 完全送入原边侧,此刻Q5和Q8关断,以防止U1向L1储能,即防止功率回流现象的发生;变换器在后半个工作周期内,相应的电压和电流的极性相反,工作原理和前半个工作周期相同;副边侧向原边侧传输反向功率时,反向功率为
且nU2/(2U1)<D≤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腾飞,未经魏腾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1451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热管保护机制的散热器
- 下一篇:大型球罐内部检修全位置自由旋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