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层片式聚合物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82408.0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葛宝全;黄惠东;何腾云;陈巧琳;王国平;林俊鸿;黄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9/15 | 分类号: | H01G9/15;H01G9/045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层片式聚合物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切箔和设置隔离胶,(2)第一次修补,(3)前处理,(4)化学聚合,(5)第二次修补,(6)电化学聚合,(7)形成导电石墨层,(8)形成导电银层,(9)叠层,(10)封装、吸湿、老化等步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电容器的ESR,提高电容器的漏电流合格率,从而提高产出率,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层片式 聚合物 固体 铝电解电容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叠层片式聚合物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切箔和设置隔离胶:将化成铝箔切成预设的尺寸,在切好的化成铝箔设置一道隔离胶以形成阴极区和阳极区,所述阴极区的高度为4.0~5.2mm;(2)第一次修补:将化成铝箔的阴极区通过浸渍电解液并加电方式进行修补;所述电解液为质量分数0.1~10%的化成电解质溶液,所述化成电解质为磷酸、草酸、己二酸、柠檬酸、硼酸相应的铵盐中的一种;铝箔修补的各项参数如下:电解液的温度为3~95℃,所述修补电压为0.7~1.2倍化成铝箔的赋能电压,修补时间为10‑200min;(3)前处理:将修补好的化成铝箔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1%~5%的偶联剂水溶液后,先自然干燥1min~60min,然后在80~250℃高温下烘干1min~60min;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4)化学聚合:将经过(3)处理后的化成铝箔采用还原液与氧化液分开交替浸渍进行化学聚合形成第一导电聚合物层;所述还原溶液包括以下组分:0.1‑10wt%的单体或其衍生物、0.01‑1mol/L的掺杂剂和去离子水;所述氧化溶液为质量分数0.5%~20%的氧化剂水溶液;所述氧化剂为氯化铁、对甲苯磺酸铁、过硫酸铵、过硫酸钠、高锰酸钾中的一种;(5)第二次修补:将覆盖有第一导电聚合物层的化成铝箔浸渍于电解液并加电进行再次修补;所述电解液为质量分数0.1~10%的电解质溶液,所述电解质为磷酸、草酸、己二酸、柠檬酸、硼酸相应的铵盐中的一种;修补的各项参数如下:电解液的温度为3~95℃,所述修补电压为0.7~1.2倍化成铝箔的赋能电压,修补时间为10‑200min;(6)电化学聚合:将覆盖有第一导电聚合物层的阳极区表面与外加电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以导电电极为阴极,在聚合液中加电进行聚合形成第二导电聚合物层;(7)形成导电石墨层:将覆有第二导电聚合物层的化成铝箔浸渍于石墨浆料,然后烘干固化,从而在第二导电聚合物层上形成导电石墨层;(8)形成导电银层:将经过(7)处理的化成铝箔浸渍于银浆浆料,在导电石墨层上形成导电银层,再烘干,将阳极区多余的部分切掉,得到电容器芯子;(9)叠层:根据叠层层数将复数个电容器芯子的阳极区彼此焊接,并焊接在引线框上;用银膏将阴极区彼此连接,并粘接到引线框上,待银膏烘干固化后电容器芯子就层叠在一起;(10)封装、吸湿、老化:将叠层后的电容器芯子用绝缘树脂封装,再对绝缘树脂进行固化,得到电容器;对电容器进行吸湿气处理,最后对电容器进行老化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8240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