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柱电池极组入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63168.2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4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李岩;韦亨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基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余哲玮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极组入壳机,包括:机台;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台上;极组治具,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极组治具可随传送机构运动;上料机构,用于将负极为双极耳的极组运送至所述极组治具中;整形定位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组进行定位及整形;上绝缘片机构,用于将绝缘片装于所述极组的负极上;内极耳弯折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组的负极上内侧的极耳进行弯折;外极耳弯折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组的负极上外侧的极耳进行弯折;入壳机构,用于将所述极组装入电池外壳中,形成圆柱电池。上述圆柱电池极组入壳机能够实现对负极双极耳的折弯。在对极耳进行弯折时不会伤到极片、隔膜以及使隔膜盖住部分中心孔,提高了良品率。 |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电池 极组入壳机 | ||
【主权项】:
1.一种圆柱电池极组入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台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固定圆盘,固定于所述机台上;及旋转分度盘,套设于所述固定圆盘外侧,且所述旋转分度盘相对所述机台可转动;极组治具,设于所述旋转分度盘上,所述极组治具包括:转轴;转轴座,套设于所述转轴外,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座上开设有缺槽,所述转轴部分暴露于所述缺槽;端盖,固定于所述转轴座的顶部;及内套,固定于所述转轴内;其中,所述极组治具内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极组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贯穿所述端盖及所述内套;上料机构,用于将负极为双极耳的极组运送至所述极组治具中;整形定位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组进行定位及整形;上绝缘片机构,用于将绝缘片装于所述极组的负极上;内极耳弯折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组的负极上内侧的极耳进行弯折;外极耳弯折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组的负极上外侧的极耳进行弯折,所述外极耳弯折机构包括:外极耳弯折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外极耳弯折固定座上;第一摩擦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联动,所述第一摩擦轮与所述转轴暴露于所述缺槽的部分相紧贴,所述第一摩擦轮转动,可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外极耳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外极耳弯折固定座上;折外极耳气缸,固定于所述外极耳弯折固定座上;折外极耳推块,与所述折外极耳气缸相连接,所述折外极耳气缸可带动所述折外极耳推块水平运动;外极耳定位气缸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圆盘上;外极耳定位气缸,设置于所述外极耳定位气缸固定板上;连接杆,与所述外极耳定位气缸相联动;及绝缘片压块,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外极耳定位气缸带动所述连接杆运动,以使所述绝缘片压块压持或脱离所述极组上的绝缘片;及入壳机构,用于将所述极组装入电池外壳中,形成圆柱电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基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基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6316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钒电解液的方法
- 下一篇:二次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