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钾素营养的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53052.0 | 申请日: | 2015-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6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坤;鲁剑巍;薛欣欣;任涛;丛日环;张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A01G16/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张红兵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水稻钾素营养检测方法。包括:选择一个土壤缺钾的田块,布置水稻钾肥肥效田间试验。分别在水稻分蘖初期、分蘖盛期、有效分蘖临界期、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取水稻第2功能叶片测定钾含量。成熟期收获各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拟合水稻籽粒产量和施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试验条件下的最佳产量,计算95%最佳产量及所对应的施钾量。采用对数方程拟合水稻籽粒产量与第2功能叶钾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不同生长时期获得95%最佳产量的施钾量所对应的第2功能叶钾含量,并以此含量作为该生长期检测水稻钾素营养的临界值。若第2功能叶钾含量的测定值高于临界值,表明水稻不缺钾;若测定值低于临界值,则表明水稻缺钾。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营养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稻钾素营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布置水稻钾肥肥效田间试验(1)选择一个土壤缺钾,即速效钾含量<60mg/kg的田块作试验地;(2)布置水稻钾肥肥效田间试验,试验设7个处理,氧化钾的用量分别为0kg/hm2、60kg/hm2、120kg/hm2、180kg/hm2、240kg/hm2、300kg/hm2和360kg/hm2,全部作基肥施用;各处理均施用纯氮180kg/hm2,分3次施用,基肥占50%、分蘖肥占25%和穗肥占25%;施用五氧化二磷90kg/hm2,全部作基肥施用;上述各处理为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3)将步骤(2)的试验稻株于移栽后10天即分蘖初期,移栽后20天即分蘖盛期,移栽后30天即有效分蘖临界期,移栽后45天即拔节期,移栽后60天即孕穗期,移栽后70天即齐穗期取水稻植株第2功能叶片做样本,于105℃下杀青30分钟,60℃下烘干至恒重;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其钾含量;(4)成熟期收获各处理的水稻籽粒并统计其产量;B、建立水稻籽粒产量与施钾量回归模型采用二次曲线加平台方程拟合水稻籽粒产量和施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试验条件下的最佳产量及其所对应的施钾量,然后以最佳产量每降低5%为一个等级,对钾营养水平进行划分:>95%、90%~95%、85%~90%、<85%分别表示适宜、轻度缺乏、缺乏和严重缺乏;C、建立水稻籽粒产量与第2功能叶钾含量回归模型采用对数方程拟合水稻籽粒产量与第2功能叶钾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水稻分蘖初期、分蘖盛期、有效分蘖临界期、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分别获得95%最佳产量的施钾量所对应的第2功能叶钾含量,并以此含量作为检测水稻钾素营养的临界值;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二次曲线加平台方程拟合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y=c+b x+a x2,x<e;y=d,x≥e;方程中的y表示产量,x表示钾肥施用量,a,b,c,d,e表示常数;步骤C中所述的对数方程拟合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y=a ln(x)+b;方程中y表示产量,x表示第2功能叶钾含量,a,b表示常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5305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