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微米或纳米级多孔材料功能化的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37627.X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芳;方渡飞;顾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洁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B01J13/04;B01J1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陈志良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实现微米或纳米级多孔材料功能化的处理方法,包括采用具有微米或纳米级多孔结构的片材、多孔微米或纳米级颗粒及多孔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基材、制备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及采用制备的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修饰基材,使基材实现功能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浸泡法将基材浸泡于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中,或采用涂布法将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直接涂布在基材表面,使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渗入基材的孔隙中,然后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反应或高分子聚合反应,使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5~200nm的薄膜层,从而使制得的功能化微米或纳米级多孔材料成品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 |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微米 纳米 多孔 材料 功能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实现微米或纳米级多孔材料功能化的处理方法,包括采用具有微米或纳米级多孔结构的片材、多孔微米或纳米级颗粒及多孔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基材、制备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及采用制备的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修饰基材,使基材实现功能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浸泡法将基材浸泡于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中,或采用涂布法将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直接涂布在基材表面,使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渗入基材的孔隙中,然后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反应或高分子聚合反应,使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5~200nm的薄膜层,所述的薄膜层为单分子层或数层分子层的薄膜层;所述的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采用小分子单体或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材料通过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制备而成,所述的小分子单体或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材料具备与基材本身特性不同的表面物理和化学特性或带有功能官能团;所述的溶剂采用不能溶解基材、只能溶解或分散所述的小分子单体或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材料,制得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制备获得的功能化微米或纳米级多孔材料成品不溶于应用环境的水、油或有机溶剂介质;所述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步骤(1)制备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a)、制备功能化溶液:根据应用需求,将不同质量分数的小分子单体或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材料均一地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质的带有不同功能的官能团的功能化溶液;(b)、制备功能化悬浮液:在水浴或非良溶剂中加入带有不同功能的官能团的纳米颗粒,将纳米颗粒有效均一的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均质的功能化悬浮液;B、步骤(2)采用制备的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修饰基材:(a)、浸泡法:将基材直接浸泡在制备的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中,在外力的作用下搅拌,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反应或高分子聚合反应在基材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层,然后用纯水或有机溶剂清洗,去除未参加反应的单体,静置后放置于烘箱中直至烘干为止,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功能化微米或纳米级多孔材料成品;(b) 、涂布法:在基材上直接涂布功能化溶液或悬浮液,再经用纯水或有机溶剂清洗,去除未参加反应的单体,然后静置后放置于烘箱中直至烘干为止,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米或纳米级多孔材料成品;所述步骤(2)中用于清洗的有机溶剂选择不能溶解所述基材和所述薄膜层的乙醇或pH值为6~8的中性洗涤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洁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洁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3762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