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保护颈部的汽车主动头枕结构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6413.2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云科新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保护颈部的汽车主动头枕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气缸电连接的控制模块直接和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通;当位于汽车后方的车辆与本车的距离处于一个危险值范围内时,控制模块直接将命令传输至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伸张,带动头板向前移动,使得头枕的支撑部分向乘员头部靠近,进而实现提前限制在追尾碰撞时头部相对与上躯干向后的运动,避免碰撞发生时气缸的启动不及时而导致的挥鞭伤发生;当位于汽车后方的车辆与本车的间距处于一个安全值范围内时,控制模块直接控制气缸回缩,即气缸输出端带动头板向后移动,进而使得乘员的头部以及头枕的支撑部分复位,无需手动操作,实现头枕防护与汽车安全系统的同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保护 颈部 汽车 主动 结构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保护颈部的汽车主动头枕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气缸(2)电连接的控制模块(9)直接和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通;B 当位于汽车后方的车辆与本车的距离处于一个危险值范围内时,控制模块(9)直接将命令传输至气缸(2),气缸(2)的输出端伸张,带动头板(1)向前移动,使得支撑块(1)向乘员头部靠近,进而实现提前限制在追尾碰撞时头部相对与上躯干向后的运动,避免碰撞发生时气缸的启动不及时而导致的挥鞭伤发生;C 当支撑块(1)的外壁直接与乘员颈部接触时,弧形接触面(11)移动至与颈部接触后,头枕对乘员的颈部保护程序便开始启动,而弧形接触面(11)可在最大程度上增加颈部的舒适度,在支撑块(1)内部填充有大量的弹性橡胶(10),可在追尾碰撞发生后直接对乘员颈部因惯性而产生的运动进行限制;D 当位于汽车后方的车辆与本车的间距处于一个安全值范围内时,控制模块(9)直接控制气缸(2)回缩,气缸(2)输出端带动头板(1)向后移动,进而使得乘员的头部以及支撑块复位,无需手动操作,实现头枕防护与汽车安全系统的同步;上述步骤中包括固定在头枕内的气缸(2)、与气缸(2)电连接的控制模块(9)以及与支撑块(1)两端连接且横截面为U形的框体(3),所述框体(3)滑动设置在头枕内,在所述框体(3)的开放端设置有支撑块(1),所述支撑块(1)与气缸(2)的输出端连接,在与输出端相对的气缸(2)端部上安装有调节杆(4),还包括两个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调节杆(4)铰接,连杆(5)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块(7),在框体(3)正对调节杆(4)的内侧壁上开有两个与活动块(7)相配合的梯形槽(6);所述支撑块(1)内上开设有空腔,且在该空腔内填充有弹性橡胶(10),在所述支撑块(1)远离所述气缸(2)输出端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颈部相适应的弧形接触面(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云科新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云科新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9641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紧机构和机柜
- 下一篇:一种控制器线束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