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天体干扰的自适应选星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9383.2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苗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02 | 分类号: | G01C21/02;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苗青盛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天体干扰的自适应选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轨道产生与星光模拟模块输出的星敏感器光轴信息;选定观测折射星光的最佳区间;根据航天器位置,建立星光观测窗口,确定可被星敏感器观测到的恒星所在区域;进行星光折射天体干扰分析,筛选优化星光观测窗口;根据获得的星光观测窗口,确定航天器视星带,获得航天器可选的折射星范围,通过星光折射导航误差最小选星方法实现给定航天器位置、时间信息以预测星光发生折射的恒星方向和恒星信息目的,进而实现自适应选取导航星;本发明实现了给定航天器位置、时间信息即可筛除天体干扰,准确预测星光发生折射的恒星方向和恒星信息的目的,进而实现了自适应选取导航星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天体 干扰 自适应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带天体干扰的自适应选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轨道产生与星光模拟模块输出的星敏感器光轴信息;步骤二,选定观测折射星光的最佳区间;步骤三,根据航天器位置,建立星光观测窗口,选定观测折射星光的最佳区间,确定可被星敏感器观测到的恒星所在区域;步骤四,进行星光折射天体干扰分析,筛选优化星光观测窗口;步骤五,根据步骤四获得的星光观测窗口,确定航天器视星带,获得航天器可选的折射星范围,通过星光折射导航误差最小选星方法,实现给定航天器位置、时间信息以预测星光发生折射的恒星方向和恒星信息目的,进而实现天体干扰下自适应最优选取导航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8938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