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流混合促进水汽凝结脱除烟气细颗粒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57008.X | 申请日: | 2015-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9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超;张军;于燕;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黄成萍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流混合促进水汽凝结脱除烟气细颗粒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脱除塔、烟气进口、净烟气出口、蒸汽入口、冲洗水系统、高效除雾器和烟气回流管;烟气进入脱除塔,在蒸汽形成的过饱和环境下水滴在烟气细颗粒的表面发生非均相凝结,促进细颗粒长大,长大后的含颗粒液滴经过丝网除雾器进行脱除。为了增加长大后液滴之间的相互碰撞凝并作用,在脱除塔中抽取一部分的长大后的含颗粒液滴回流到脱除塔的底部与新生成的含颗粒液滴碰撞凝并,使较小的细颗粒进一步长大。回流混合一方面增加了含尘液滴的浓度,提高了碰撞凝并的机率,另一方面又避免了颗粒浓度的增加造成的蒸汽耗散,提高了细颗粒的成核并长大成含尘液滴的机会。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流 混合 促进 水汽 凝结 脱除 烟气 颗粒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回流混合促进水汽凝结脱除烟气细颗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除塔,脱除塔底部设有烟气进口(1),烟气进口(1)一端伸出脱除塔底部,另一端位于脱除塔内且高度高于脱除塔底部,脱除塔顶部设有净烟气出口(2),烟气进口(1)和净烟气出口(2)的中心轴线与脱除塔中心轴线相重合;净烟气出口(2)下方设有冲洗水系统(3),冲洗水系统(3)的布水面积与脱除塔横截面积相等;冲洗水系统(3)下方设有丝网除雾器(4),其横截面积与脱除塔横截面积相等;脱除塔外壁一侧设有烟气回流管,烟气回流管由疏水材料制成,包括回流入口(6)、烟气输入段(7)、烟气回流段(8)、烟气输出段(9)和回流出口(14),回流入口(6)和烟气回流段(8)为竖直管道,烟气输入段(7)和烟气输出段(9)为水平管道;回流入口(6)位于脱除塔内丝网除雾器(4)下方,其中心轴线与脱除塔中心轴线相重合;烟气输入段(7)的一端伸入脱除塔内通过一圆形弯头管道与回流入口(6)相连,另一端伸出脱除塔通过一圆形弯头管道与烟气回流段(8)的上端口相连;烟气回流段(8)的中点位置设有回流控制阀门(11),控制烟气回流流量为烟气进口进烟量的5‑20%,烟气回流段(8)的下端口通过一圆形弯头管与烟气输出段(9)的一端相连,烟气输出段(9)的另一端与回流出口(14)相连,回流出口(14)设置在脱除塔中下部侧壁上;烟气回流管位于脱除塔外的部分其外表面设有保温层(10),用于防止凝结在颗粒表面的水滴蒸发到壁面;脱除塔外壁两侧均设有蒸汽入口(5),蒸汽入口(5)设置在回流出口(14)下方,与回流出口(14)的垂直距离为30~50㎝;烟气进口(1)与蒸汽入口(5)之间设有废液排放管(12),废液排放管(12)管口接有废液排放阀门(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5700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