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Ni-B/Ti瞬时液相原位反应的陶瓷/金属连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56797.5 | 申请日: | 2015-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4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岐;邢丽丽;马德才;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7/02 | 分类号: | C04B37/0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基于Ni-B/Ti瞬时液相原位反应的陶瓷/金属连接方法,它涉及一种钎焊连接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陶瓷/金属接头强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陶瓷/金属连接方法如下:使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在Ni箔片表面沉积Ni-B非晶合金,制成(Ni/Ni-B)复合箔片,将一定厚度比例的(Ni/Ni-B)复合箔片和Ti箔片置于被焊金属和陶瓷之间,组成待焊件,放入真空压力烧结炉中焊接,即完成陶瓷/金属的连接。本方法可在陶瓷/金属焊缝中原位产生TiB晶须增强体,有效缓解了接头应力,提高接头强度。使用本方法得到的接头抗剪强度可达92~136MPa,接头强度提高了43%~72%。本方法可用于陶瓷/金属钎焊连接领域。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i ti 瞬时 原位 反应 陶瓷 金属 连接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Ni‑B/Ti瞬时液相原位反应的陶瓷/金属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对金属基体采用800#、1000#、1200#、1500#砂纸打磨表面,然后浸入丙酮溶液超声清洗5min,晾干备用;对陶瓷基体采用1200#和1500#金刚石磨盘打磨表面,浸入丙酮溶液超声清洗5min,晾干备用;二、取Ti、Ni中间层箔片,首先将其浸入丙酮溶液中超声清洗5min,之后放入除氧化膜溶液浸泡10~15min进行除氧化膜处理,然后取出Ti、Ni中间层箔片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所述的除氧化膜溶液是由质量百分含量为2%~5%的HF、质量百分含量为20%~45%的HNO3和余量的水组成;三、取厚度为50μm~100μm步骤二处理的Ni中间层箔片,浸入丙酮溶液中超声清洗5min,之后在Ni中间层箔片一侧沉积1μm~5μm厚的Ni‑B非晶合金层,得Ni/Ni‑B复合箔片;然后对Ni/Ni‑B复合箔片采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其中,所述的Ni‑B非晶合金层的B含量为3wt.%~6wt.%;四、取步骤一处理的陶瓷、金属、步骤二处理后的Ti中间层箔片以及步骤三得到的Ni/Ni‑B复合箔片以叠放方式组装成待焊件,组装顺序为:金属/Ti中间层箔片/Ni/Ni‑B复合箔片/Ti中间层箔片/陶瓷;将待焊件置于真空扩散焊炉中,施加5~10MPa压力,并抽真空至5×10‑4~1×10‑3Pa,然后将真空扩散焊炉以30℃/min的速度升温至900℃,保温5min,再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950~1000℃,保温5~30min,再以5℃/min的速度降温至300℃,最后焊接件随炉冷却至室温,完成所述的基于Ni‑B/Ti瞬时液相原位反应的陶瓷/金属连接;其中,Ni/Ni‑B复合箔片的Ni‑B非晶合金层靠近陶瓷一侧,两层Ti中间层箔片的总厚度与不包含Ni‑B非晶合金层的Ni中间层箔片厚度的厚度比例为1:(1.0~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5679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秸秆高温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力系统变压器的绕组漏电响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