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制油工艺凝液余热高效利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55482.9 | 申请日: | 2015-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杰;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27/02 | 分类号: | F01K27/02;F01K25/08;F22B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煤制油工艺凝液余热高效利用系统,系统包括两级余热利用系统;第一级余热利用系统为闪蒸热回收系统,包括闪蒸罐、蒸汽热回收利用装置,高温凝液接入闪蒸罐入口,闪蒸出饱和蒸汽接入蒸汽热回收利用装置供其他工艺使用,闪蒸热回收系统出口的低温凝液进入第二级余热利用系统;第二级余热利用系统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ORC循环),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发电机、工质泵和冷凝器,闪蒸热回收系统出口的低温凝液接入第二级余热利用系统的蒸发器,带动ORC循环的发电机发电。本发明提出的煤制油工艺凝液余热高效利用系统,实现了凝液冷却方式由耗能型到产能型的转变,凝液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制油 工艺 余热 高效 利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煤制油工艺凝液余热高效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两级余热利用系统;第一级余热利用系统为闪蒸热回收系统,包括闪蒸罐、蒸汽热回收利用装置,高温工艺凝液(通常温度为110~130℃)通过工艺凝液接口接入闪蒸罐入口,闪蒸出的饱和蒸汽接入蒸汽热回收利用装置供其他工艺使用;第二级余热利用系统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ORC循环),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发电机、工质泵和冷凝器,各设备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循环,闪蒸热回收系统出口的低温凝液(温度为75℃~100℃)接入第二级余热利用系统的蒸发器,带动ORC循环的发电机发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5548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