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外科疾病全身诊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1548.7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0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磊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外科疾病全身诊断装置,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骨外科疾病全身诊断装置,包括诊断装置主体,在诊断装置主体前侧设有靠头台高度调节盘,防撑杆上侧设有电源提供箱,诊断装置主体右侧设有活动环,活动环上设有主控制台连接杆转动轴,主控制台连接杆上设有主控制台,主控制台上侧设有斜坡台,斜坡台上设有显示屏,诊断装置主体左侧设有靠头台,靠头台左侧设有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杆上设有高度调节弹簧,靠头台右侧设有高度调节器,高度调节器上侧设有全身骨骼扫描器。本发明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进行骨外科疾病全身诊断时,操作灵活,使用方便,既能有效的观察患者的全身骨骼,又能及时的找出患者的骨病部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 | ||
搜索关键词: | 外科 疾病 全身 诊断 装置 | ||
【主权项】:
骨外科疾病全身诊断装置,包括诊断装置主体(1),诊断装置主体(1)前侧设有靠头台高度调节盘(2),靠头台高度调节盘(2)上设有上升按钮(3),上升按钮(3)右侧设有下降按钮(4),诊断装置主体(1)下侧设有支撑腿(5),支撑腿(5)下侧设有承重块(6),支撑腿(5)之间设有防撑杆(7),防撑杆(7)上侧设有电源提供箱(8),诊断装置主体(1)右侧设有活动环(9),活动环(9)上设有主控制台连接杆转动轴(10),主控制台连接杆转动轴(10)上设有主控制台连接杆(11),主控制台连接杆(11)上设有主控制台(12),主控制台(12)上侧设有斜坡台(13),斜坡台(13)上设有显示屏(14),显示屏(14)上设有显像管(15),斜坡台(13)前侧设有主控制面板(16),主控制面板(16)上设有总电源开关(17),总电源开关(17)右侧设有全身诊断开关(18),诊断装置主体(1)左侧设有靠头台(19),靠头台(19)左侧设有高度调节杆(20),高度调节杆(20)上设有高度调节弹簧(21),靠头台(19)前侧设有加热垫温度控制器(22),靠头台(19)右侧设有高度调节器(23),高度调节器(23)上侧设有全身骨骼扫描器(24);高度调节器(23)上设有上移动半段器(25),上移动半段器(25)内部设有螺纹杆头顶端限位器(26),上移动半段器(25)下侧设有上螺纹杆限位孔(27),上螺纹限位孔(27)下侧设有下固定位(28),下固定位(28)上侧设有下螺纹限位孔(29),下固定位(28)内部设有螺纹杆转动控制器(30),螺纹杆转动控制器(30)上侧设有螺纹杆连接器(31),螺纹杆连接器(31)上侧设有螺纹杆(32),螺纹杆(32)上设有螺纹(33),螺纹杆转动控制器(30)右侧设有螺纹杆正转控制器(34),螺纹杆转动控制器(30)左侧设有螺纹杆逆转控制器(35);全身骨骼扫描器(24)前侧设有主动力提供电机(36),主动力提供电机(36)左侧设有全身骨骼扫描移动杆(37),全身骨骼扫描移动杆(37)左侧设有传动链端连接器(38),传动链端连接器(38)内部设有连接器转动轴(39),传动链端连接器(38)和连接器转动轴(39)之间设有滚珠(40);全身骨骼扫描移动杆(37)内部设有扫描影响记录传送器(41),全身骨骼扫描移动杆(37)前侧设有转轮连接杆固定器(42),转动轮连接杆固定器(42)上设有转动轮连接杆(43),转动轮连接杆(43)上设有内滑轮(44),内滑轮(44)上设有转动轮(45),全身骨骼扫描移动杆(37)下侧设有左扫描器(46),左扫描器(46)下侧设有左扫描信号发射器(47),左扫描器(46)右侧设有中部扫描器(48),中部扫描器(48)下侧设有中部扫描信号发射器(49),中部扫描器(48)右侧设有右扫描器(50),右扫描器(5)下侧设有右扫描信号发射器(51);主动力提供电机(36)上侧设有主动力提供电机控制器(52),主动力提供电机(36)后侧设有后机盖(53),后机盖(53)上设有正电极连接器(54),正电极连接器(54)右侧设有电机轴固定孔(55),电机轴固定孔(55)右侧设有负电极连接器(56),电机轴固定孔(55)上设有电机轴(57),电机轴(57)上设有线圈(58),主动力提供电机(36)内部设有上磁铁(59)和下磁铁(60),主动力提供电机(36)前侧设有前机盖(61),前机盖(61)上设有前电机轴限位孔(62),前机盖(61)前侧设有动力轮(63),动力轮(63)外侧设有齿轮环(64),动力轮(63)内部设有卡槽器(65),卡槽器(65)内部设有卡槽(66),卡槽(66)内部设有机轴卡位杆(67);电源提供箱(8)上侧设有散热孔(68),电源提供箱(8)右侧设有散热电机(69),散热电机(69)上设有扇叶轴(70),扇叶轴(70)上设有扇叶(71),电源提供箱(8)前侧设有电源箱前门(72),电源提供箱(8)内部设有蓄电球支架(73),蓄电球支架(73)下侧设有蓄电球(74),蓄电球(74)下侧设有电源线存放器(75),电源线存放器(75)前侧设有插座(76),插座(76)上设有插头孔(77),插座(76)右侧设有左线杆(78),左线杆(78)右侧设有右线杆(79),电源线存放器(75)右侧设有电源线连接孔(80),电源线连接孔(80)上设有电源线(81),电源线(81)上设有保险盒(82)和插头(8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磊,未经李光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5154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