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光定向耦合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0010.6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6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贺梦冬;彭宇翔;王凯军;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光定向耦合器件,包括平行光发生器和光定向耦合结构;平行光发生器位于光定向耦合结构的上方;光定向耦合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含双狭缝的金属薄膜、上层二氧化硅层、石墨烯层、下层二氧化硅和背栅极;石墨烯层和背栅极之间设置有可调电源;平行光发生器产生一束TM模式电磁波斜射在双狭缝金属薄膜上,在狭缝出口表面形成耦合电磁模,该耦合电磁模在金属薄膜与石墨烯之间的上层二氧化硅介质层中传输。本发明通过栅极电压调节石墨烯的费米能级来调控光信号的耦合方向,实现了对光信号的主动控制,而且所需的功耗较小,响应速度快,具有很宽的工作频带。 1 | ||
搜索关键词: | 光定向 石墨烯 平行光发生器 金属薄膜 耦合结构 石墨烯层 耦合电磁 耦合器件 背栅极 狭缝 二氧化硅介质层 上层 栅极电压调节 二氧化硅层 表面形成 从上至下 二氧化硅 费米能级 工作频带 可调电源 狭缝出口 主动控制 耦合方向 电磁波 功耗 下层 斜射 传输 调控 响应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光定向耦合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光发生器和光定向耦合结构;所述平行光发生器位于光定向耦合结构的上方;所述光定向耦合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含双狭缝的金属薄膜、上层二氧化硅层、石墨烯层、下层二氧化硅和背栅极;所述石墨烯层和背栅极之间设置有可调电源 ;所述平行光发生器产生一束TM模式电磁波斜射在双狭缝金属薄膜上,在狭缝出口表面形成耦合电磁模,该耦合电磁模在金属薄膜与石墨烯之间的上层二氧化硅介质层中传输;所述金属薄膜和上层二氧化硅的厚度均在30‑100nm之间;所述所述背栅极为p型掺杂硅介质层,所述下层二氧化硅的厚度在50‑100nm之间,所述p型掺杂硅介质层的厚度在200‑1000nm之间;
左右狭缝产生的俩电磁模在右狭缝的右侧区域的位相差为的奇数倍,而在左狭缝的左侧区域的位相差
的偶数倍;或者右狭缝的右侧区域的俩电磁模位相差为
的偶数倍,而在左狭缝的左侧区域,俩电磁模之间的位相差为
的奇数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4001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胀式可伸缩脚蹄
- 下一篇:光导、激光光源和激光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