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分布式电源的10kV配电线路无功分段平衡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1243.1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2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黄向敏;刘利平;张勇军;彭波;龙志;文安;魏承志;孙舒逸;胡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含分布式电源的10kV配电线路无功分段平衡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10kV配电线路的主干线长度,将其平均分为N段,从首端到末端分别标记为分段1、分段2、…、分段N;2)分别以分段N、分段N‐1、分段N‐2、…、分段1为对象,调用各个分段区域内的无功补偿设备,包括电容器和具有无功调节能力的分布式电源,使得各分段的段口功率因数大于0.98;3)判断10kV配电线路各节点是否存在电压越限,若无,则结束,若有,则调用电压越限的节点所在的分段区域内的无功补偿设备去消除电压越限情况。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分布式电源的无功调节能力,更好地实现配电线路无功分区就地平衡,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电源 10 kv 配电 线路 无功 分段 平衡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含分布式电源的10kV配电线路无功分段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10kV配电线路的主干线长度,根据其长度将其平均分为N段,从首端到末端分别标记为分段1、分段2、…、分段N,其中N的取值方法如下:
式中,l表示10kV配电线路主干线长度,int()为取整函数;2)以分段N为对象,调用分段N区域内的无功补偿设备,所述无功补偿设备包括电容器和具有无功调节能力的DG,使得分段N的段口功率因数大于0.98;所述调用分段N区域内的无功补偿设备按如下方式进行:若段口功率因数大于0.98,则不需要操作;若段口功率因数小于或等于0.98且为滞后状态,则先从靠近线路末端的安装有电容器的节点开始分组投电容器,一个节点完全投入后再依次投下一个节点,若所有电容器都投入后段口功率因数仍然小于或等于0.98,则从靠近线路末端的DG开始增加无功出力,一个DG的无功出力达到极限后,则依次调节下一个DG,直到段口功率因数大于0.98或该分段区域内所有DG的无功出力达到极限;若段口功率因数小于或等于0.98且为超前状态,则与以上操作相反,先减少DG的无功出力直到无功出力为0,再分组切电容器,直到段口功率因数大于0.98;3)分别以分段N‐1、分段N‐2、…分段2和分段1为对象,重复步骤2)的操作,使得各分段的段口功率因数大于0.98;4)判断10kV配电线路各节点是否存在电压越限,若无,则结束,若有,则调用电压越限的节点所在的分段区域内的无功补偿设备消除电压越限;所述调用电压越限的节点所在的分段区域内的无功补偿设备消除电压越限按如下方式进行:电压越限是指节点的电压大于10.7kV或小于9.3kV,若分段i区域内存在节点电压大于10.7kV,则先减少分段i区域内的DG无功出力,若DG无功出力减少到0之后节点电压仍然大于10.7kV,则再分组切电容器,直到节点电压不再越限或电容器全部切完;若分段i区域内存在节点电压小于9.3kV,则先分组投分段i区域内的电容器,若电容器投完之后节点电压仍然小于9.3kV,则减少DG的无功出力,直到节点电压不再越限或DG的无功出力减少到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2124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功电压优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地区电网的无功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