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资源化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2845.0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高峰;王金泉;于孝坤;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彪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8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资源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雨水截污过滤;步骤二,弃流过滤;步骤三,汇水井沉淀雨水在汇水井中形成沉淀并采用排污泵将沉淀排出;步骤四,从汇水井出水口流出的雨水进入蓄水池进行储存;步骤五,采用过滤器进行过滤;步骤六,清水池储存。本发明不仅通过蓄水池实现了雨水的蓄存,而且通过截污过滤、弃流过滤、汇水井的汇水沉淀、过滤等多个步骤实现了雨水的净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清洁水储存于清水池中方便后期清洁利用,实现了雨水的综合利用效果,有利于雨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本发明可广泛用于雨水资源化利用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资源 处理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雨水资源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雨水截污过滤;步骤二,弃流过滤;步骤三,汇水井沉淀:雨水在汇水井中形成沉淀并采用排污泵将沉淀排出,汇水井的直径与蓄水池的长度之比为1:15,汇水井出水口的直径与汇水井的直径之比为1:5,汇水井进水口与汇水井出水口的直径之比为3:1,汇水井出水口的位置比蓄水池的高度低,汇水井进水口的位置比蓄水池的高度高,保证汇水井进水口的位置与汇水井出水口的位置之间的落差为20cm,汇水井进水口的个数是一个,汇水井出水口的个数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汇水井进水口的对侧;步骤四,从汇水井出水口流出的雨水进入蓄水池进行储存;步骤五,先加入净水药剂进行絮凝后再采用过滤器进行过滤,所述净水药剂通过管道混合器加入所述过滤器;步骤六,清水池储存,所述清水池通过采用清水供水泵将所述清水池中的清水供出,所述清水供水泵供出的清水采用紫外线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后再排出到用水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彪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彪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1284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真姬菇栽培过程中原基发生率的方法
- 下一篇:支模用锥体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