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闸管检测器和该检测器的晶闸管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78435.9 | 申请日: | 2015-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7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王进忠;张建军;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闸管检测器和该检测器的晶闸管检测方法,检测器包括外壳、电源、负载电阻、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二位切换开关、阳极夹、阴极夹、门极探针和若干导线;电源的正极连接阳极夹,电源的负极连接负载电阻、发光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且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与发光二极管串联后与负载电阻并联;发光二极管和负载电阻并联后再串连阴极夹;二位切换开关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门极探针通过二位切换开关直接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晶闸管检测不方便、故障易误判、效率低、不适于大功率晶闸管的检测等问题,达到了检测器小巧轻便、检测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同时适用范围广的目的。 | ||
| 搜索关键词: | 晶闸管 检测器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晶闸管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至少包括:外壳(1)、电源、负载电阻(R1)、发光二极管(V1)、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R2)、二位切换开关(ST)、阳极夹(2)、阴极夹(3)、门极探针(4)和若干导线(5);所述外壳(1)为可拆卸的空腔结构,所述外壳(1)的左侧、右侧和前侧中部均开设有接线孔(6),所述外壳(1)的前侧左端设有开关安装孔(7),所述外壳的前侧右端设有指示灯安装孔(8),所述外壳腔内设有电池槽(9)和元件槽(10);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电池槽(9)内;所述负载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R2)固定于所述元件槽(10)内;所述发光二极管(V1)安装于所述指示灯安装孔(8)内;所述二位切换开关(ST)安装于所述开关安装孔(7)内;所述阳极夹(2)、阴极夹(3)和门极探针(4)均设于所述外壳(1)外侧并连接有所述导线(5);所述阳极夹(2)、阴极夹(3)和门极探针(4)的导线(5)分别穿过所述外壳(1)的左侧、右侧和前侧的接线孔(6);所述电源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阳极夹(2),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负载电阻(R1)、发光二极管(V1)和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R2),且所述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R2)与发光二极管(V1)串联后与所述负载电阻(R1)并联;所述发光二极管(V1)和负载电阻(R1)并联后再串连所述阴极夹(3);所述二位切换开关(ST)的1档位触头和2档位触头分别与所述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门极探针(4)通过所述二位切换开关(ST)直接与所述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7843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部件搬运装置以及电子部件检查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