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七连杆并联捏握复合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2636.X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0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梁达尧;张文增;陈强;孙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08 | 分类号: | B25J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七连杆并联捏握复合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属于机器人手技术领域,包括驱动器、基座、两个指段、四根杆件、六个轴、簧件和限位块。近关节轴和第一驱动轴套设在基座中,第一转轴套设在第一平行杆上,第二转轴套设在第一指段中,远关节轴和第二驱动轴套设在第二指段中,第一指段和第一平行杆套接在近关节轴上,从动杆的两端分别套接第一转轴和远关节轴,第二平行杆的两端分别套接远关节轴和第二转轴,驱动杆的两端分别套接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该装置实现了捏握复合自适应抓取物体的特殊功能:既能第二指段平行捏持,也能自适应包络握持;远关节轴可平移,抓取范围大,运动死区小;体积小、外观拟人,结构简单、可靠,无需传感和控制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并联 复合 自适应 机器人 手指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七连杆并联捏握复合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包括驱动器(1)、基座(2)、第一指段(3)、第二指段(4)、近关节轴(5)和远关节轴(6);所述的驱动器(1)与基座(2)固接;所述的近关节轴(5)套设在基座(2)中;所述的第一指段(3)活动套接在近关节轴(5)上;所述的远关节轴(6)套设在第二指段(4)中;其特征在于:该七连杆并联捏握复合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还包括驱动杆(7)、第一平行杆(8)、从动杆(9)、第二平行杆(10)、第一转轴(14)、第二转轴(11)、第一驱动轴(12)、第二驱动轴(13)、簧件(15)和限位块(16);所述的驱动器(1)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杆(7)相连;所述的第一平行杆(8)活动套接在近关节轴(5)上;所述的第一转轴(14)套设在第一平行杆(8)上;所述的从动杆(9)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一转轴(14)上,从动杆(9)的另一端活动套接在远关节轴(6)上;所述的第二转轴(11)套设在第一指段(3)中;所述的第二平行杆(10)的一端活动套接在远关节轴(6)上,第二平行杆(10)的另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二转轴(11)上;所述的第一驱动轴(12)套设在基座(2)中;所述的第二驱动轴(13)套设在第二指段(4)中,所述的驱动杆(7)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一驱动轴(12)上,驱动杆(7)的另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二驱动轴(13)上;所述的簧件(1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平行杆(8)和基座(2);所述的限位块(16)与基座(2)固接,簧件(15)使第一平行杆(8)靠向限位块(16);所述的近关节轴(5)的轴线、第二转轴(11)的轴线、远关节轴(6)的轴线、第一转轴(14)的轴线、第一驱动轴(12)的轴线和第二驱动轴(13)的轴线两两平行;设平面g与近关节轴(5)的轴线垂直,设近关节轴(5)的轴线与平面g的交点为点A,第二转轴(11)的轴线与平面g的交点为点B,第一驱动轴(12)的轴线与平面g的交点为点C,第二驱动轴(13)的轴线与平面g的交点为点D,远关节轴(6)的轴线与平面g的交点为点E,第一转轴(14)的轴线与平面g的交点为点F,点A与点B不重合,点B与点E不重合,点E与点F不重合,点A与点F不重合,点C与点D不重合,点D与点E不重合,点A与点C不重合,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等于点E与点F之间的距离;当第一指段(3)和第二指段(4)相对于基座(2)处于伸直状态时,线段CD与线段EF平行,线段DE与线段CF平行,第一平行杆(8)与限位块(16)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6263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自由度双目仿生机构
- 下一篇:一种风力吸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