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部楔形掏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4219.0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5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银;陈长贵;黄浩;刘志辉;张永强;张健鹏;廖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部楔形掏槽,包括上部楔形掏槽和位于其下的下部楔形掏槽,上部楔形掏槽和下部楔形掏槽相距80‑100cm,上部楔形掏槽的结构和下部楔形掏槽的结构一致;上部楔形掏槽和下部楔形掏槽均布置在V形掌子面上;所述V形掌子面上以与隧道轴线垂直的水平线成63°角设置有两组内掏槽孔,两组内掏槽孔以隧道上下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本发明将楔形掏槽分成上、下平行两部分,这样有效扩大了掏槽的总体面积,有效扩大了掏槽空腔,可以有效减少有效减小周围崩落孔爆破时孔底和环向的夹制作用,从而提高爆破效率,提高炮孔的利用率,增快爆破循环进尺进程,使得爆破更加容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部 楔形 掏槽 | ||
【主权项】:
一种分部楔形掏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楔形掏槽和位于其下的下部楔形掏槽,上部楔形掏槽和下部楔形掏槽相距80‑100cm,上部楔形掏槽的结构和下部楔形掏槽的结构一致;上部楔形掏槽和下部楔形掏槽均布置在V形掌子面上;所述V形掌子面上以与隧洞轴线垂直的水平线成63°角设置有两组内掏槽孔,两组内掏槽孔以隧洞上下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每组内掏槽孔包括3‑4个内掏槽孔,两两内掏槽孔之间的距离为40cm;所述V形掌子面上以与隧洞轴线垂直的水平线成67°角设置有两组外掏槽孔,两组外掏槽孔以隧洞上下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每组外掏槽孔包括5‑6个外掏槽孔,两两外掏槽孔之间的距离为20‑30cm;所述V形掌子面上还设置有两组辅助掏槽孔a,两组辅助掏槽孔a以隧洞上下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每组辅助掏槽孔a包括3‑4个辅助掏槽孔a,两两辅助掏槽孔a之间的距离为50cm;所述V形掌子面上设置有两组辅助掏槽孔b,两组辅助掏槽孔b以隧洞上下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每组辅助掏槽孔b包括3‑4个辅助掏槽孔b,两两辅助掏槽孔b之间的距离为50cm;所述V形掌子面上设置有两组辅助掏槽孔c,两组辅助掏槽孔c以隧洞上下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每组辅助掏槽孔c包括5个辅助掏槽孔c,两两辅助掏槽孔c之间的距离为70cm;以隧洞上下垂直中线为界,同侧的内掏槽孔组、外掏槽孔组、辅助掏槽孔a组、辅助掏槽孔b组、辅助掏槽孔c组之间从内到外设置且间距均为40‑50cm;同侧的外掏槽孔和辅助掏槽孔a之间的孔底抵抗线距离、同侧的辅助掏槽孔a和辅助掏槽孔b两者之间的孔底抵抗线距离、同侧的辅助掏槽孔b和辅助掏槽孔c两者之间的孔底抵抗线距离均不大于常规崩落孔孔距,要求控制在85cm以内;所述V形掌子面上以与隧洞轴线垂直的水平线成90°角设置有两组崩落孔,两组崩落孔以隧洞上下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每组崩落孔包括3‑4个崩落孔,两两崩落孔之间的距离为80‑90cm;所述V形掌子面上以与隧洞轴线垂直的水平线成96‑97°角设置有两组周边孔,两组周边孔以隧洞上下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每组周边孔包括3‑4个周边孔,两两周边孔之间的距离为50‑70cm;以隧洞上下垂直中线为界,同侧的辅助掏槽孔c组、崩落孔组、周边孔组从内到外设置且间距均为40‑50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5421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阀的密封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散热LED铝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