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1000MW八角切圆锅炉氧化皮生成及尾部烟道二次燃烧事故的锅炉启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11685.0 | 申请日: | 2015-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7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勇;湛志钢;余岳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2B35/00 | 分类号: | F22B3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高文龙 |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1000MW八角切圆锅炉氧化皮生成及尾部烟道二次燃烧事故的锅炉启动方法,在燃烧器投运之前进行暖炉,然后进行燃烧器的投运,燃烧器投运采用如下投运原则先逐只投入AB层全部大油枪、及CD层部分大油枪,至锅炉汽水分离器出口压力至0.3MPa时,投入A层全部微油枪,再投运A层制粉系统,热态冲洗及升温升压阶段根据煤粉燃烧情况逐只退出部分或全部大油枪,升负荷阶段,可根据负荷情况逐层投运制粉系统。该方法可以控制锅炉在启动过程中受热面的温升速率以及保证煤粉在炉膛中良好的燃烧效果,有效预防锅炉受热面管子氧化皮的生成,以及预防尾部烟道二次燃烧和炉膛爆燃事故等问题。 |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1000 mw 八角 锅炉 氧化 生成 尾部 烟道 二次 燃烧 事故 启动 方法 | ||
【主权项】:
预防1000MW八角切圆锅炉氧化皮生成及尾部烟道二次燃烧事故的锅炉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对锅炉进行冷态冲洗,同时,在燃烧器投运之前,将除氧器温度提升至100℃以上,用以暖炉;(2)锅炉冷态冲洗结束后,在燃烧器投运之前,将锅炉内的大油枪雾化片全部换成0.8t/h出力的雾化片,并完成包含微油枪和大油枪在内的所有油枪的雾化试验;(3)锅炉冷态冲洗结束后,建立通风通道,启动风组,完成油泄漏试验,完成锅炉吹扫及MFT复位,先投入AB层#1、#8油枪,90s后投入AB层#3、#6大油枪,10min后投入AB层#2、#7大油枪,90s后投入AB层#4、#5大油枪;15min后再逐只投入CD层#1、#3、#6、#8大油枪或#2、#4、#5、#7大油枪,CD层大油枪投运间隔时间为90s,大油枪投运期间的参数控制为:锅炉汽水分离器开始起压前控制水冷壁壁温升温速率在1.1℃/min以内,锅炉汽水分离器起压后控制汽水分离器出口压力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1℃/min;(4)锅炉汽水分离器出口压力至0.2MPa时,开始进行A磨煤机的通风暖磨,大油枪烧至锅炉汽水分离器出口压力增至0.3MPa,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为133.5℃时,逐只投入A层微油枪,每只微油枪投运间隔时间为30s,待8只微油枪全部投运后,投运A层制粉系统,维持初始给煤量35t/h,控制锅炉汽水分离器出口压力升压速率,保证锅炉汽水分离器出口压力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1℃/min,待锅炉汽水分离器出口压力至0.7MPa时,逐只退出CD层已投运大油枪,每只油枪退出时间间隔为90s,待锅炉汽水分离器出口压力至1.0MPa时,逐只逐只退出AB层已投运大油枪,每只油枪退出时间间隔为90s,油枪退出过程中逐渐增加A层制粉系统的给煤量,每退出一只大油枪须增加约2.5t/h的A层制粉系统的给煤量,当锅炉汽水分离器出口压力至1.3MPa,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为190℃时,维持压力稳定,对锅炉进行热态冲洗;(5)热态冲洗结束后,逐渐增加A层制粉系统的给煤量,参数升至汽轮机冲转参数,汽轮机冲转参数是指主蒸汽压力为6~8MPa,主蒸汽温度为380~450℃,进行汽轮机冲转;(6)汽轮机冲转完成后,进行机组并网,并网后机组负荷至150MW时,投入B层制粉系统;机组负荷升至200MW时,投高压加热器;机组负荷升至250MW时,投运D层制粉系统,升负荷至300MW,进行锅炉干、湿态转化,锅炉转干态后,即锅炉汽水分离器出口蒸汽温度的过热度大于0℃时,负荷升至400MW时,投运E层制粉系统,逐渐增加E层制粉系统给煤量,同时降低A磨出力至35t/h,升负荷至600MW,投运C层制粉系统,升负荷至800MW,投运F层制粉系统,逐渐增加F层制粉系统给煤量,逐渐降低A制粉系统给煤量,停运A制粉系统,维持B、C、D、E、F制粉系统运行,逐渐增加给煤量,加负荷至1000MW。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1168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计量仪表的数码直读器
- 下一篇:一种输电铁塔结构倾斜测量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