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胺法工业化合成H酸的硝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6341.0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0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廖杰;安建平;陈红兵;曾炎花;李敏;胡齐;彭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源高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9/50 | 分类号: | C07C309/50;C07C303/22;C07C303/32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H酸的硝化新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双胺法工业化合成H酸的硝化新工艺。本发明采用65%发烟硫酸和回收硫酸替代浓硫酸溶解2.7‑萘二磺酸,直接硝化,不再进行脱水浓缩,物料经硝化、熟化、脱硝后,套用废酸氧化浓缩处理所得回收盐进行盐析结晶,过滤得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钠潮品。废酸经高温氧化浓缩后,循环套用到硝化岗位,与原有工艺相比,本发明可减少2.7‑萘二磺酸硝化副产物的生成,减少硫酸消耗,增加熟化步骤并采用盐析工艺提高硝化产物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钠收率3%;同时具有处理硝化废酸工艺简捷,成本低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胺法 工业化 合成 硝化 新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双胺法工业化合成H酸的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溶解:将2.7‑萘二磺酸与98%硫酸加入至反应器混合,并搅拌至澄清,硫酸的加入量与折百2.7‑萘二磺酸的摩尔比为1:10;2)硝化:将溶解所得物料在3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降温到10℃以下,缓慢滴加发烟硝酸,发烟硝酸的加入量与折百2.7‑萘二磺酸的摩尔比为1:2.1—2.4,滴加过程中控制物料温度在15℃以下,滴加三分之一发烟硝酸总量后物料粘度增加,此时提高搅拌转速至60转/分钟,并在该搅拌转速条件下,滴加剩余三分之二的发烟硝酸,发烟硝酸滴加时间为8—12小时;3)、熟化将步骤2)所得物料在继续搅拌转速为60转/分的条件下,升温到80—100℃,维持1—2小时进行熟化,以加速中间产物转化,提高产物纯度;然后取样,检测一硝化物色谱含量小于0.1—0.2%为合格;4)、脱硝将熟化所得的物料缓慢加入到硝化饼洗水中进行脱硝操作,同时开启搅拌降温,用少量空气吹脱,温度控制在小于120℃,整个加料过程在‑0.03MPa下操作,耗时1—3小时,加料完成后在该条件下继续维持反应1—2小时,直至抽出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变蓝为脱硝终点,尾气进入NOx处理系统,达标排放;5)、盐析将脱硝所得物料降温到70—90℃,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倍折百2.7‑萘二磺酸摩尔数的工业硫酸钠,搅拌1小时,转速为30转/分钟,然后将物料缓慢降温到32—35℃,在该温度下维持1—2小时,过滤,所得滤饼为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钠盐粗品,滤液为硝化废酸,然后将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钠盐粗品加入22—24倍折百2.7‑萘二磺酸摩尔数清水进行洗涤,所得滤饼为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钠盐,色谱98%,含固量为40—42%,以2.7‑萘二磺酸计收率为98%,滤液为硝化洗水;6)、盐析所得的硝化废酸经氧化浓缩处理,硝化洗水可循环使用, 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钠盐经后续还原、水解等工序制得成品H酸;7)、废酸的氧化浓缩处理在氧化反应釜一次性加入0.3倍硝化废酸重量的98%硫酸,升温到325℃—328℃,恒温,将盐析所得硝化废酸连续缓慢加入到氧化反应釜中,同时将0.01—0.03倍废酸重量98%发烟硝酸均匀滴加到氧化反应釜中,有机物在釜内分解成CO2,NOx,SO2气体和硫酸钠,水分被大量蒸发,气体被真空抽入吸收系统,处理合格后,达标排放;在连续加料的同时,从氧化反应釜溢流管经冷却换热后连续采出合格回收硫酸,回收硫酸质量百分数为95%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源高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源高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0634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