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可到达点林木电经法精准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0413.0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冯仲科;于东海;孙梦营;丁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3/10 | 分类号: | G01C3/10;G01C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不可到达点林木电经法精准观测方法,其特征是在山脚下平坦区域A点架设电子经纬仪,并在前方不远处C点安置已知长度为L的花杆,使得电子经纬仪、花杆、待测林木D点在一条直线上;由A点测得花杆顶端1处的天顶距αA1、花杆底端2处的天顶距αA2,再由A点测得林木顶端1处的天顶距αA1′、林木底端2处的天顶距αA2′;再将电子经纬仪沿同一直线移动至B点,由B点测得花杆顶端1处的天顶距αB1、花杆底端2处的天顶距αB2,再由B点测得林木顶端1处的天顶距αB1′、林木底端2处的天顶距αB2′;记录以上8组数据,求得不可到达点D的待测林木树高n;确定不可到达点D的待测林木的胸径位置;在B点观测不可到达点D的林木胸径处,得到水平夹角β,求得待测林木的胸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可 到达 林木 电经法 精准 观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不可到达点林木电经法精准观测方法,其特征是:在山脚下平坦区域A点架设电子经纬仪,并在前方不远处C点安置已知长度为L的花杆,使得电子经纬仪、花杆、待测林木D点在一条直线上;由A点测得花杆顶端1处的天顶距αA1、花杆底端2处的天顶距αA2,再由A点测得林木顶端1处的天顶距αA1′、林木底端2处的天顶距αA2′;再将电子经纬仪沿同一直线移动至B点,由B点测得花杆顶端1处的天顶距αB1、花杆底端2处的天顶距αB2,再由B点测得林木顶端1处的天顶距αB1′、林木底端2处的天顶距αB2′;记录以上8组数据;根据几何学关系,求得不可到达点D的待测林木树高n的计算公式:n=aLb]]>式中,a、b均为所测不同天顶距间计算后的关系系数,分别为a=tanαA1tanαA2tanαA2-tanαA1-tanαB1tanαB2tanαB2-tanαB1,b=tanαA1′tanαA2′tanαA2′-tanαA1′-tanαB1′tanαB2′tanαB2′-tanαB1′;]]>由所测天顶距及几何学关系得不可到达点D的待测林木的胸径位置为:tanαB3′=-aLtanαB1′tan2αB2′1.3tanαB2′(tanαB2′-tanαB1′)-aLtanαB1′tanαB2′,]]>因此,当在B点观测D点待测林木的天顶距为αB3′时,即可确定胸径处位置;根据计算得到的αB3′,在B点观测不可到达点D的林木胸径处位置,得到水平夹角β,再由几何学知识求得胸径d1.3的计算公式为:d1.3=2tanβ2·aL(tanαB1′tanαB2′)b(tanαB2′-tanαB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0041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片机
- 下一篇:钢丝帘布小角度裁断机包贴胶片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