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防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9631.7 | 申请日: | 2015-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9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磊;吴冰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主分类号: | G08B13/181 | 分类号: | G08B13/181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071003 河北省保定市北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防控制电路,由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构成时间常数电路,时间常数电路自激振荡产生一个8hz的脉冲信号作为发射和信号处理的时基脉冲,由IC2的8hz信号一路送FXA、FXB双支路光束发射电路调制端,控制发射模块发射探测光束,正脉冲起作用。另一路经过延迟后送接收与信号处理电路,作为延迟后的时基信号;FXA、FXB光束发射电路由两路激光或红外发射模块在8hz正脉冲控制下产生发射光束。本方案简化了周界入侵防范设备的结构,控制区域内构成光束接续的方式非常灵活,可以多次循环构成控制面内光束的接续,也可以构成多个控制面之间的循环接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安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振荡芯片(IC2)、第九振荡芯片(IC9),其中,第九振荡芯片(IC9)的第1脚与12V电源连接,第九振荡芯片(IC9)的第2脚与报警入口相连接,第九振荡芯片(IC9)的第3脚、第4脚分别与常闭报警输出、常开报警输出端连接;12V电源与第二开关(K2)连接控制,第九振荡芯片(IC9)的第7脚分别与第二十一电阻(R21)、警铃(H)一端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VT)射极、警铃(H)相连接,第一三极管(VT)的集极与第九振荡芯片(IC9)的第10脚连接,第一三极管(VT)的基极分别与第二十电阻(R20)、第十九电阻(R19)一端相连接,第二十电阻(R20)另一端第十四二极管(D14)一端相连接,第十四二极管(D14)另一端与第一开关(K1)一端相连接,第一开关(K1)另一端连接12V电源;第二振荡芯片(IC2)的第5脚与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发射光束(FXB)、第一三极管(VT)射极相连接;第二振荡芯片(IC2)的第2脚、第6脚互连后再分别与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发射光束(FXB)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振荡芯片(IC2)的第7脚、第一电阻(R1)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连接12V电源;第二振荡芯片(IC2)的第3脚分别与第三电阻(R3)、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一端相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一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一端连接后与第三电容(C3)一端相连接,第三电容(C3)另一端连接第一发射光束(FXB);第七电阻(R7)另一端与第二发射光束(FXA)连接,第九电阻(R9)另一端与第一发射光束(FXB),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一端分别与第二发射光束(FXA)、第一发射光束(FXB)相连接,另一端互连后与12V电源连接;第十九电阻(R19)另一端与第十三二极管(D13)一端相连接,第十三二极管(D13)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七电阻(R17)、第八振荡芯片(IC8)的第1脚相连接,第二开关(K2)一端通过左线脚与第一接收光束(RXA)连接,第二开关(K2)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二电阻(R22)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另一端与第一发射束(IC11)一端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另一端与第二发射束(IC10)一端连接,第一发射束(IC11)、第二发射束(IC10)另一端互连后通过右线脚与第二接收光束(RXB)相连接;第八振荡芯片(IC8)的第5脚、第14脚与左线脚连接,第八振荡芯片(IC8)的第6脚与右线脚连接,第八振荡芯片(IC8)的第4脚分别与第六电容(C6)、第十八电阻(R18)一端相连接,第六电容(C6)另一端与左线脚连接,第十八电阻(R18)另一端与第十七电阻(R17)一端连接后与第五电容(C5)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另一端与右线脚连接;第八振荡芯片(IC8)的第3脚分别与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四电容(C4)一端相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第四电容(C4)另一端与右线脚连接,第十五电阻(R15)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一端相连接,第十二极管(D10)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一端相连接,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与左线脚连接,第四二极管(D4)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接收光束(RXB)、第七振荡芯片(IC7)的第3脚相连接;第五二极管(D5)另一端与第六二极管(D6)一端连接后与第七振荡芯片(IC7)的第11脚相连接;第十一二极管(D11)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12)、第三二极管(D3)、第六二极管(D6)一端相连接,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与左线脚连接,第三二极管(D3)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接收光束(RXA)、第七振荡芯片(IC7)的第1脚相连接,第六二极管(D6)另一端与第七振荡芯片(IC7)的第12脚相连接;第十二二极管(D12)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一端相连接,第十四电阻(R14)另一端与左线脚连接,第七二极管(D7)另一端与第七振荡芯片(IC7)的第10脚相连接,第八二极管(D8)另一端与第七振荡芯片(IC7)的第4脚相连接,第九二极管(D9)另一端与第七振荡芯片(IC7)的第2脚相连接,第七振荡芯片(IC7)的第7脚与右线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9963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带静音裁切机构
- 下一篇:一种耐磨快切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