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玻璃光纤预制棒制作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78413.5 | 申请日: | 2015-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0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廖梅松;李夏;薛天峰;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3B37/012 | 分类号: | C03B37/0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张宁展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基于双坩埚层流漏注的软玻璃光纤预制棒制作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同轴的内坩埚和外坩埚,所述外坩埚比所述内层坩埚长,以能够在熔封后完全包围所述内坩埚,在内坩埚和外坩埚内分别设置有搅拌装置,在所述的内坩埚的下部具有与模具相连通的出口,所述的模具内置有活塞及其电驱动机构,所述的内坩埚和外坩埚放置在高温炉中,所述的模具放置在发热体中,所述的模具及电驱动机构放置在升降平台上;所述的内坩埚、外坩埚、搅拌装置、高温炉、发热体和升降平台分别安装在塔架上。本发明通过活塞下移速度决定了漏注速率,通过控制玻璃液的粘度和漏注速率,可控制漏注过程的雷诺数,以确保漏注过程为层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光纤 预制 制作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双坩埚层流漏注的软玻璃光纤预制棒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的内坩埚(1)和外坩埚(2),所述外坩埚比所述内坩埚长,以能够在熔封后完全包围所述内坩埚,在内坩埚(1)和外坩埚(2)内分别设置有搅拌装置(3),在所述的内坩埚(1)的下部具有与模具(4)相连通的出口,所述的模具(4)内置有活塞及其电驱动机构(5),所述的内坩埚(1)和外坩埚(2)放置在高温炉(6)中,所述的模具(4)放置在发热体(7)中,所述的模具(4)及电驱动机构(5)放置在升降平台(8)上;所述的内坩埚、外坩埚、搅拌装置、高温炉、发热体和升降平台分别安装在塔架(9)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7841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