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营养水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2974.8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6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宁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C23/00;C05G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植物营养水循环利用系统,解决已有水循环利用系统不能降低重金属污染,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原水池经原水泵和管道与澄清池连接,澄清池的上端通过溢流堰与溢流室连接,澄清池中间有筒形内罩,内罩上端与搅拌机、絮凝剂计量罐、第一pH调节剂计量罐连接,下端与澄清池和絮凝剂排管相通,溢流室通过清水泵和管道与多介质过滤器连接,多介质过滤器与反渗透膜分离器连接,反渗透膜分离器与营养水池连接,营养水池上面有尿素计量罐、磷铵计量罐、氯化钾计量罐、第二pH调节剂计量罐分别与营养水池中的旋流混合器连接,营养水池经挡板与营养水室连接,营养水室经营养水泵和管道与自动灌溉机连接,自动灌溉机分布于灌溉田地,灌溉田地上有苦咸水沟与苦咸水井连接,苦咸水井通过苦咸水泵和管道与原水池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营养 水循环 利用 系统 | ||
【主权项】:
植物营养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原水池(1)经原水泵(2)和管道与澄清池(3)连接,澄清池的上端通过溢流堰(8)与溢流室连接,澄清池中间有筒形内罩(4),内罩上端与搅拌机(7)、絮凝剂计量罐(5)、第一pH调节剂计量罐(6)连接,下端与澄清池和絮凝剂排管(10)相通,溢流室通过清水泵(9)和管道与多介质过滤器(11)连接,多介质过滤器与反渗透膜分离器(14)连接,反渗透膜分离器与营养水池(17)连接,营养水池面有尿素计量罐(18)、磷铵计量罐(19)、氯化钾计量罐(20)、第二pH调节剂计量罐(21)分别与营养水池中的旋流混合器(22)连接,营养水池经挡板(23)与营养水室连接,营养水室经营养水泵(24)和管道与自动灌溉机(25)连接,自动灌溉机分布于灌溉田地,灌溉田中有苦咸水沟(28)与苦咸水井连接,苦咸水井通过苦咸水泵(29)和管道与原水池连接,原水池与井水源或/和河水源连接,所述澄清池内的内罩内有叶轮(31)与第一搅拌机的电机轴连接,絮凝剂计量罐、第一pH调节剂计量罐、尿素计量罐、磷铵计量罐、氯化钾计量罐、第二pH调节剂计量罐内有第二搅拌机(35)与叶片(37)连接,上述计量罐上端有进水口(33)、出水口(34),下端有出料口(38),罐体上有刻度,所述旋流混合器(22)有转轴(40),转轴上端与转盘(39)连接,下端与底座(41)上的驱动机连接,将井水、河水、苦咸水集中到原水池(1)获得原水,由原水泵(2)送原水至机械搅拌澄清池(3),澄清池(3)接收絮凝剂和pH调节剂定量配制后同时进入搅拌机(7)混合,保持pH=7~8,停留时间为20~30分钟,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或盐酸,溶解在水中的悬浮物即非溶解质,在内罩内进行混合与反应,再进入内罩下部分离区,使95~98%的非溶解质即悬浮物进入沉清池下部浓缩区,逐渐形成絮凝物后成为泥浆,从絮凝剂排管(10)被排出至专用收集池集中无害化处理,清液集中在澄清池上层清液区,经溢流堰流入清水泵(9),送多介质过滤器(11),继续去除非溶解质的残余悬浮物(13)后,成为符合反渗透膜分离器(14)要求的非溶解质含量<1%的溶液,等待其清洁透明时获得清水(12),清水进入反渗透膜分离器,借助膜的浓差作用力,将溶液中99%的溶质截留在浓盐水(15)中,排出至专用收集池集中无害化处理,被分离出来的含非溶解质含量 <1%的淡化水(16),进入营养水池(17)的分配管中,分别与加料计量罐中各溶液同时注入旋流混合器(22)的转盘(39)上,在转盘作用后,制成营养水,再从营养水池的挡板进入营养水室,消除沟流效应后进入营养水泵(24),送往自动灌溉机(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宁,未经杨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5297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走式越障割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旱地果园肥、水利用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