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肿瘤靶向核磁共振/荧光双模态成像造影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2767.8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0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辉;谭明乾;马小军;吕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9/10 | 分类号: | A61K49/10;A61K49/18;A61K49/00 |
代理公司: | 21002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靶向核磁共振/荧光双模态成像造影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该造影剂是由核磁共振双亲分子,近红外荧光染料双亲分子及肿瘤靶向双亲分子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微粒,其能够在生理pH条件下稳定存在,并能特异性蓄积靶向肿瘤部位,显著增强肿瘤病灶部位的MRI信号强度和近红外荧光信号强度,提高核磁共振成像及近红外荧光成像扫描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有望作为造影剂用于肿瘤切除手术术中荧光引导及术后核磁共振监测。 | ||
搜索关键词: | 双亲分子 核磁共振 造影剂 肿瘤靶向 荧光 近红外荧光成像 近红外荧光染料 核磁共振成像 肿瘤切除手术 近红外荧光 双模态成像 制备和应用 靶向肿瘤 纳米微粒 肿瘤病灶 生理pH 自组装 术后 蓄积 扫描 监测 | ||
【主权项】:
1.一种肿瘤靶向核磁共振-荧光双模态成像造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影剂由核磁共振双亲分子,近红外荧光染料双亲分子及肿瘤靶向双亲分子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粒,粒径为20-40 nm;所述的核磁共振双亲分子是由顺磁性物质与带有氨基或羧基的单链分子进行反应所得的产物;所述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双亲分子是由近红外荧光染料与带有氨基或羧基的单链分子进行反应所得的产物;所述的肿瘤靶向双亲分子是肿瘤特异性亲和分子与带有氨基或羧基的单链分子进行反应所得的产物;/n所述的顺磁性物质是含钆造影剂;所述的近红外荧光染料为菁染料(Cyanine);所述的肿瘤特异性亲和分子是叶酸,多肽,单克隆抗体中的一种;所述的带有氨基或羧基的单链分子是十六胺、碳十八烷胺中的一种。/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2276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