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地城市道路径流阶梯式脱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9059.0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4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敏;李强;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专利公开山地城市道路径流阶梯式脱氮装置,该装置由一级处理装置(11)和二级处理装置(12)串联构成;一级处理装置(11)由旁通管道(1)、植被生长介质层Ⅰ(2)、过滤层Ⅰ(3)、排水层Ⅰ(4)、过滤层Ⅱ(5)、挡板(6)、种植植物(8)、进水区(9)、连通孔(10)、植被生长介质层Ⅱ(13)组成;二级处理装置(12)由植被生长介质层Ⅲ(14)、过滤层Ⅲ(16)、排水层Ⅱ(17)、过滤层Ⅳ(18)、挡板(6)、排水管(7)、种植植物(8)、连通孔(10)、植被生长介质层Ⅳ(15)组成。本专利优点如下实现了山地城市暴雨径流氮素浓度的短时高效去除;装置占地小,布置灵活,其适用于大坡度路面的暴雨径流氮素污染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 城市道路 径流 阶梯 式脱氮 装置 | ||
【主权项】:
山地城市道路径流阶梯式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一级处理装置(11)和二级处理装置(12)串联构成,一级处理装置(11)和二级处理装置(12)通过连通孔(10)连接,连通孔(10)是高100mm,宽1000mm的矩形结构,且连通孔(10)顶部位于植被生长介质层Ⅲ(14)底部,连通孔(10)底部高于过滤层Ⅲ(16)底部600mm;所述一级处理装置(11)由旁通管道(1)、植被生长介质层Ⅰ(2)、过滤层Ⅰ(3)、排水层Ⅰ(4)、过滤层Ⅱ(5)、挡板(6)、种植植物(8)、进水区(9)、连通孔(10)、植被生长介质层Ⅱ(13)组成;植被生长介质层Ⅰ(2)和植被生长介质层Ⅱ(13)厚度均为0.2米,宽度均为1.5米,长度均为1.5米,均由砂土和河沙混合而成,砂土与河沙的混合比例为:砂土体积:河沙体积=3:7;过滤层Ⅰ(3)厚度0.7米,长度和宽度均为1.5米,由石英砂填充构成,且过滤层Ⅰ(3)顶部高于过滤层Ⅱ(5)顶部0.2米;排水层Ⅰ(4)厚度0.3米,宽1.5米,长3.0米,由粒径10‑20mm的石灰石构成;过滤层Ⅱ(5)厚度0.5米,长度和宽度均为1.5米,由粒径2‑3mm的火山岩构成;所述二级处理装置(12)由植被生长介质层Ⅲ(14)、过滤层Ⅲ(16)、排水层Ⅱ(17)、过滤层Ⅳ(18)、挡板(6)、排水管(7)、种植植物(8)、连通孔(10)、植被生长介质层Ⅳ(15)组成;植被生长介质层Ⅲ(14)和植被生长介质层Ⅳ(15)厚度均为0.2米,宽度均为1.5米,长度均为1.5米,均由砂土和河沙混合而成,砂土与河沙的混合比例为:砂土体积:河沙体积=3:7;过滤层Ⅲ(16)厚度0.7米,长度和宽度均为1.5米,由石英砂填充构成,且过滤层Ⅲ(16)顶部高于过滤层Ⅳ(18)顶部0.2米;排水层Ⅱ(17)厚度0.3米,宽1.5米,长3.0米,由粒径10‑20mm的石灰石构成;过滤层Ⅳ(18)厚度0.5米,长度和宽度均为1.5米,由粒径2‑3mm的火山岩构成;种植植物(8)根系穿透植被生长介质层Ⅰ(2)、过滤层Ⅰ(3)、过滤层Ⅱ(5)、植被生长介质层Ⅱ(13)、植被生长介质层Ⅲ(14)、过滤层Ⅲ(16)、过滤层Ⅳ(18)、植被生长介质层Ⅳ(15),并伸长至排水层Ⅰ(4)、排水层Ⅱ(17)中,不需要添加反硝化脱氮所需的固体碳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0905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