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智能自供电移动睡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2594.3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0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宇;韩超;戴楼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自供电移动睡眠装置,由直接承载人体重量的坐垫部分、支撑人体背部的靠背部分和配套的枕头组成,靠背部分与上部固定端带固定连接固定在有轨公共交通车辆内的位于乘客头顶位置的横向把手上,坐垫部分前端与防护带固定连接固定横向把手上,形成吊挂在横向把手上的临时睡眠吊具系统,枕头位置可调,设有由自供电单元、储能元件和智能定位唤醒装置组成智能唤醒系统,根据有轨交通工具距离预设的到站剩余距离情况对使用者进行预先提醒。本发明通过利用高性能纤维、压电材料、卫星定位系统和储能材料,制造一种具有到站唤醒的便携式智能自供电系统,为使用者在乘坐轨道交通时,提供睡眠功能,和到站唤醒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智能 供电 移动 睡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便携式智能自供电移动睡眠装置,由宽条形纺织材料兜和配套的枕头(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宽条形纺织材料兜由直接承载人体重量的坐垫部分(6)和支撑人体背部的靠背部分(1)固定连接而成,所述靠背部分(1)的自由端又与上部固定端带(4)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固定端带(4)通过单独缠绕方式或采用魔术贴辅助缠绕方式固定在有轨公共交通车辆内部的位于乘客头顶位置的横向把手上,所述坐垫部分(6)的前端自由端还与一个防护带(7)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带(7)的自由端也通过单独缠绕方式或采用魔术贴辅助缠绕方式固定在有轨公共交通车辆内部的位于乘客头顶位置的横向把手上,或者所述防护带(7)的自由端和所述上部固定端带(4)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并挂在有轨公共交通车辆内部的位于乘客头顶位置的横向把手上,形成吊挂在横向把手上的临时睡眠吊具系统,所述枕头(2)的背面通过魔术贴(5)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靠背部分(1)的使用者头部枕靠的相应位置处,不同的使用者能根据需要调整枕头(2)的固定位置,在所述靠背部分(1)靠近上部固定端带(4)位置处还设有智能唤醒系统(3),所述智能唤醒系统(3)由自供电单元(8)、储能元件(9)和智能定位唤醒装置(10)通过导电纤维或绝缘导线组成电路,其中所述导电纤维在连接电路后由绝缘材料包覆,所述自供电单元(8)通过混纺方式将柔性压电材料结合在所述靠背部分(1)的宽条形纺织材料中,使所述自供电单元(8)将在行车过程中压电材料受力变化导致的形变产生的电能输送到所述储能元件(9)中进行储存,所述储能元件(9)为所述智能定位唤醒装置(10)供电,所述智能定位唤醒装置(10)主要由具有卫星定位和存储公共交通路线功能的信息存储器、振动提醒装置、响铃装置以及发声装置组成,根据有轨交通工具距离预设的到站剩余距离情况对使用者进行预先提醒,并预先发出到站唤醒的提示音、震动信号或响铃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0259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