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气动缓冲装置的高速气缸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87607.4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0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红;杜群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5B15/22 | 分类号: | F15B15/22;F15B15/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气动缓冲装置的高速气缸,包括气缸套筒、沿气缸套筒内孔作直线往复移动的活塞、设于活塞一侧的活塞杆、分别设置于气缸套筒两端的有杆侧端盖和无杆侧端盖,有杆侧端盖和无杆侧端盖上分别设置有结构相一致的有杆侧缓冲装置和无杆侧缓冲装置,有杆侧缓冲装置和无杆侧缓冲装置均包括缓冲装置阀体、连接于缓冲装置阀体一侧的固定容腔部件,缓冲装置阀体中部设置有与有杆侧端盖或无杆侧端盖密封配合的安装通孔,缓冲装置阀体内设置有溢流阀单元、排气滑阀单元、单向阀单元。本发明通过在气缸两端盖设置缓冲装置,可以有效地实现气缸反馈过程中缓冲腔内压力的自动调整,使气缸活塞得到缓冲后无冲击和反弹地稳定停止。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气动 缓冲 装置 高速 气缸 | ||
【主权项】:
一种内置气动缓冲装置的高速气缸,包括气缸套筒(6)、沿气缸套筒(6)内孔作直线往复移动的活塞(17)、设于活塞(17)一侧的活塞杆(1)、分别设置于气缸套筒(6)两端的有杆侧端盖(2)和无杆侧端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杆侧端盖(2)和无杆侧端盖(10)上分别设置有结构相一致的有杆侧缓冲装置(4)和无杆侧缓冲装置(11),所述的有杆侧缓冲装置(4)和无杆侧缓冲装置(11)均包括:缓冲装置阀体(25)、连接于缓冲装置阀体(25)一侧的固定容腔部件(42),所述缓冲装置阀体(25)中部设置有与有杆侧端盖(2)或无杆侧端盖(10)密封配合的安装通孔,所述缓冲装置阀体内设置有:溢流阀单元,包括通过螺纹旋入缓冲装置阀体(25)内的溢流阀弹簧支撑螺母(24)、溢流阀弹簧(26)、滑移柱塞(27)、密封圈(28)、溢流阀芯密封圈(29)、溢流阀芯(30),所述溢流阀弹簧(26)的一端通过滑移柱塞(27)将溢流阀芯(30)压紧在缓冲装置阀体(25)的内孔中,另一端支撑在溢流阀弹簧支撑螺母(24)的端面上,溢流阀芯(30)一端嵌入到滑移柱塞(27)的端面孔中,另一端嵌入在缓冲装置阀体(25)的溢流阀芯进气侧容腔(11b)内,所述溢流阀芯(30)锥形部分外侧包裹有用于密封隔离溢流阀芯排气腔(11c)和溢流阀芯进气侧容腔(11b)的溢流阀芯密封圈(29),所述溢流阀芯(30)圆柱面上加工有溢流阀芯凹槽(30b),所述溢流阀芯凹槽(30b)内设置有连通溢流阀芯凹槽(30b)的溢流阀芯径向通孔(30a),所述溢流阀芯(30)沿轴向设置有连通溢流阀芯径向通孔(30a)和溢流阀芯进气侧容腔(11b)的溢流阀芯轴向盲孔,所述溢流阀芯凹槽(30b)与设置在缓冲装置阀体(25)内的缓冲装置气体入口(11a)联通,所述溢流阀芯(30)靠近溢流阀芯进气侧容腔(11b)一端的圆柱面上设置有与溢流阀芯进气侧容腔(11b)密封配合的溢流阀芯端部密封圈(32);排气滑阀单元,包括滑阀阀芯(44)、滑阀弹簧(46)、固定螺母(45),固定螺母(45)通过螺纹旋入缓冲装置阀体(25)内,所述滑阀阀芯(44)的一端设有滑阀无弹簧侧容腔(11e),另一端设置有将滑阀弹簧(46)固定在固定螺母(45)和滑阀阀芯(44)之间的端面孔,所述滑阀阀芯(44)的圆柱面中间设置有滑阀凹槽(44a),两端设置有容纳有0型滑阀密封圈(43)的凹槽,所述缓冲装置阀体(25)一侧设置有连通大气和滑阀阀芯(44)所在腔室的矩形开口槽(11h);单向阀单元,包括单向阀阀芯(35)、单向阀容腔(11j)、弹簧支撑钉(39)、单向阀复位弹簧(37)、联通套筒(36)、限位螺母(38),所述单向阀阀芯(35)的外圆柱面设置有单向阀阀芯凹槽(35b),所述单向阀阀芯凹槽(35b)内设置有连通单向阀阀芯凹槽(35b)的单向阀芯径向通孔(35a),所述单向阀阀芯(35)一端沿中心轴设置有连通单向阀芯径向通孔(35a)和滑阀无弹簧侧容腔(11e)的单向阀芯轴向盲孔,所述单向阀阀芯(35)的锥形部分外侧包裹有用于密封隔离滑阀无弹簧侧容腔(11e)和单向阀容腔(11j)的单向阀锥部密封圈(34),弹簧支撑钉(39)嵌入在单向阀阀芯(35)的另一端的端面孔内,联通套筒(36)的开放端依次置入单向阀复位弹簧(37)、弹簧支撑钉(39)与单向阀阀芯(35)的端部部分,单向阀复位弹簧(37)位于弹簧支撑钉(39)和联通套筒(36)的封闭端之间,联通套筒(36)开放端的末端外壁沿轴向加工有连通单向阀容腔(11j)的套筒侧向开口槽(36a),所述套筒侧向开口槽(36a)内设置有连通套筒内腔(36c)和套筒侧向开口槽(36a)的套筒径向孔道(36b),限位螺母(38)通过螺纹连接旋入缓冲装置阀体(25)内限制联通套筒(36)的轴向位置;所述固定容腔部件(42)通过固定螺钉(41)固定于缓冲装置阀体(25)一侧,固定容腔部件(42)的内部设有固定容腔(42b),连接缓冲装置阀体(25)的一侧设有嵌入到缓冲装置阀体(25)之内的圆柱形突出结构,在其中心设置有连通固定容腔(42b)的圆柱形固定容腔入口(42a),在缓冲装置阀体(25)内与圆柱形固定容腔入口(42a)同心的位置设置有连通圆柱形固定容腔入口(42a)和滑阀无弹簧侧容腔(11e)的固定容腔连接通道(11f);所述缓冲装置阀体(25)内还设置有连通溢流阀芯进气侧容腔(11b)和单向阀容腔(11j)的连接通道(11k)、连通单向阀容腔(11j)与滑阀凹槽(44a)的滑阀入口连接通道(11i)和滑阀入口通道(11g)、连通溢流阀芯排气腔(11c)和滑阀无弹簧侧容腔(11e)的溢流阀排气通道(11d);所述活塞杆(1)上固定地套设有有杆侧缓冲柱塞(18),所述活塞(17)的无杆端同轴地设置有无杆侧缓冲柱塞(14),所述有杆侧端盖(2)内侧的有杆端缓冲柱塞孔通道(2b)内设置有与所述有杆侧缓冲柱塞(18)往复式动密封的有杆侧缓冲密封圈(19),所述无杆侧端盖(10)内侧的无杆端缓冲柱塞孔通道(10c)内设置有与所述无杆侧缓冲柱塞(14)往复式动密封的无杆侧缓冲密封圈(15),所述有杆侧缓冲柱塞(18)和无杆侧缓冲柱塞(14)靠近活塞(17)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有杆侧缓冲柱塞开口槽(18a)及无杆侧缓冲柱塞开口槽(14a),所述有杆侧端盖(2)设置有通过有杆端缓冲柱塞孔通道(2b)连通有杆端活塞侧容腔(1a)的气缸有杆端进气/排气口(2a)和有杆端端盖柱塞腔(2c),所述无杆侧端盖(10)设置有通过无杆端缓冲柱塞孔通道(10c)连通无杆端活塞侧容腔(1b)的气缸无杆端排气口/进气口(10a)和无杆端端盖柱塞腔(10b),所述有杆侧端盖(2)内还设置有连通有杆端活塞侧容腔(1a)和有杆侧缓冲装置(4)的缓冲装置气体入口(11a)的有杆端端盖内缓冲气体进入通道(2d),所述无杆侧端盖(10)内还设置有连通无杆端活塞侧容腔(1b)和无杆侧缓冲装置(11)的缓冲装置气体入口(11a)的无杆端端盖内缓冲气体进入通道(10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8760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氧化刹车线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级套筒液压油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