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麦双尾蚜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5614.0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琼;李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美琼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麦双尾蚜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治理: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小麦根系的吸收能力;2)农业防治;3)生物控制;4)生物防治;5)物理防治;6)化学防治:进行预测预报,田间检查,苗期只要每平方米有麦蚜30-60头就要进行防治,孕穗期当有蚜株达15%-20%或平均每株有蚜虫10头左右就要及时防治:(1)用25%噻虫嗪5000-10000倍液进行喷雾;(2)喷施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或者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可以有效预防小麦麦双尾蚜,同时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使小麦麦双尾蚜平均发病率降低,产量增加,显著提高小麦等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麦双尾蚜 防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小麦麦双尾蚜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治理:(1)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小麦根系的吸收能力;(2)在种植当地优良品种时,间种感虫品种;2)农业防治:(1)选用感虫率低的品种,可减轻受害;(2)种植感虫率高的小麦品种,它们可吸引大量虫源,然后集中消灭,不仅减少施药,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保护天敌,进行自然控制;3)生物控制:保护或释放天敌;4)生物防治:喷洒200克/升吡虫啉可溶液剂4000倍液;5)物理防治:黄板诱杀成虫;6)化学防治:进行预测预报,田间检查,苗期只要每平方米有麦蚜30‑60头就要进行防治,孕穗期当有蚜株达15%‑20%或平均每株有蚜虫10头左右就要及时防治:(1)用25%噻虫嗪5000‑10000倍液进行喷雾;(2)喷施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或者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美琼,未经李美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8561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燃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