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kinect的人体姿态数据融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63869.7 | 申请日: | 2015-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3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虹;卫永波;谢凡凡;权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kinect的人体姿态数据融合方法,通过搭建含有多台kinect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人体姿态骨骼信息进行采集,针对所采集信息的类别分别进行数据融合和数据预测,从而得到了完整的人体姿态骨骼信息,避免了kinect受到干扰导致骨骼数据出现跳变,或者人物自遮挡导致姿态缺失等检测骨骼数据不完整的问题,为后期处理中姿态识别、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提供了便利。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kinect 人体 姿态 数据 融合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kinect的人体姿态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搭建数据采集系统:正交摆放两台kinect,使其面向拍摄区域,kinect1和kinect 2分别与电脑a和电脑b连接,电脑a与电脑b连接之间建立局域网,以便进行数据传输;步骤2,数据采集:开启系统,电脑b实时将kinect 2获取的骨骼数据通过局域网发送给电脑a,同时电脑a实时获取kinect 1的骨骼数据,其中每个骨骼数据包括G(i,j)和F(i,j)两部分:G(i,j)是以第i个kinect为坐标原点的人体第j个骨骼位置坐标;F(i,j)是第i个kinect是否跟踪到人体第j个骨骼点的标记信息,F(i,j)值为0时,表示第i个kinect没有跟踪到第j个骨骼位置;F(i,j)值为1时,表示第i个kinect跟踪到第j个骨骼位置;其中i表示kinect的编号,i为1或2;j表示骨骼点的编号,0<j≤骨骼点数;步骤3,选择数据融合方式:针对kinect 1和kinect 2获取的骨骼数据进行分类,确定不同数据融合策略,具体为:3.1对于满足A={j|F(1,j)=1}的骨骼点,认为已得到该点的骨骼点信息,忽略kinect 2检测到的骨骼点;3.2对于满足B={j|F(1,j)=0,F(2,j)=1}的骨骼点,进入步骤4,进行数据融合;3.3对于满足C={j|F(1,j)=0,F(2,j)=0}的骨骼点,进入步骤5,进行数据预测;步骤4,数据融合:对于符合数据融合条件的骨骼数据进行数据融合;4.1找到两个kinect都跟踪到的骨骼点最小下标,即求满足F(1,j)=1且F(2,j)=1的骨骼点,以其中最小的j值为融合数据的基准点,记为骨骼点t:t=min{j|F(1,j)=1,F(2,j)=1,0<j≤骨骼点个数}如果没找到满足条件的t,则直接进入步骤5,对所有F(1,j)=0的骨骼点进行数据预测;4.2对于所有F(2,j)=1的骨骼点,计算所有kinect 2跟踪到的骨骼点相对于骨骼点t的坐标偏移量εj:εj=G(2,j)‑G(2,t),j∈B其中G(2,j)为kinect 2的骨骼点j的位置坐标,B为步骤3中满足数据融合条件的骨骼点j的集合,G(2,t)为kinect 2的骨骼点t的位置坐标;4.3根据坐标偏移量εj计算求出所有kinect 1未检测到的骨骼位置数据G(1,j),并将这些骨骼点的标志位置为1,即将F(1,j)置为1:G(1,j)=G(1,t)+εj,j∈B其中G(1,j)为kinect 1的骨骼点j的位置坐标,B为步骤3中满足数据融合条件的骨骼点j的集合,G(1,t)为kinect 1的骨骼点t的位置坐标;步骤5,数据预测:对于不符合数据融合条件的骨骼数据,采用对坐标数据的运动变化量求简易平均值进行预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6386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