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OC的光储式充电站准PR下垂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2466.0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1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程启明;陈根;杨小龙;褚思远;张强;徐冠雄;刘懿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7/48;H02J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SOC的光储式充电站准PR下垂控制方法,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调节控制交流逆变器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利用一个准PR下垂控制公式计算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相角及电压的偏移量,并经过一个自PI环节分别附加到交流侧的额定电压及额定相角上,获得三相电压参考信号;再将三相电压参考信号转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分量后与对应分量实际电压相减,并通过一个准PR控制器计算,获得两相静止坐标下的电流参考信号;再将两相静止坐标下的电流参考信号与对应分量实际电流相减,并经过比例P调节器获得输出电压的参考信号,从而实现对交流逆变器的调节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光储式充电站。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oc 光储式 充电站 pr 下垂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SOC的光储式充电站准PR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1:定义光储式充电站的交流逆变器的准PR下垂控制公式为:其中,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相角偏移量,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实际相角,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额定相角,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电压偏移量,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实际电压,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额定电压,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有功功率,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无功功率,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额定有功功率,为光储式充电站的光伏发电系统在电压下降时允许输出的最大有功功率,为光储式充电站的光伏发电系统允许的最小电压幅值,为光储式充电站的光伏发电系统允许的最大运行相角,为光储式充电站的光伏发电系统达到允许的最大运行相角时输出的无功功率;其中,为对应无功功率的下垂系数,为对应有功功率的下垂系数,为光储式充电站的储能蓄电池的目标剩余电量值,反映储能蓄电池的电能供应能力,也能间接反映充电站直流母线向交流侧的供电能力,为的幂指数,取典型值为2,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线路等效电抗,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线路等效电阻;步骤S2:定义准PR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其中:为准PR控制器的比例系数,为准PR控制器的积分系数,为准PR控制器的谐振频率,为准PR控制器的截止频率;步骤S3:根据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三相电压、三相电流,计算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并将计算结果代入步骤S1的交流逆变器下垂控制公式,计算出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相角偏移量,及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电压偏移量;步骤S4:将步骤S3得到的交流侧电压偏移量及交流侧相角偏移量,经过一个自PI环节,分别附加到光储式充电站中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额定电压及交流侧额定相角上,获得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三相电压参考信号为:其中,为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A相电压参考信号,为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B相电压参考信号,为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C相电压参考信号;步骤S5:将步骤S4所获得的交流逆变器的交流侧三相电压参考信号经3s/2s变换,转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α、β分量,即:步骤S6:将步骤S5所得的两相静止坐标下的三相电压参考信号与对应分量实际电压相减,并通过步骤S2定义的准PR控制器的传递函数计算,获得两相静止坐标下的电流参考信号;步骤S7:将步骤S6所获得的两相静止坐标下的电流参考信号与对应分量实际电流相减,并经过比例P调节器获得输出电压的参考信号,从而实现对交流逆变器的调节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6246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