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1966.4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7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史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江伟 |
主分类号: | C04B33/34 | 分类号: | C04B33/34;C04B33/13;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所述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烧制素胎;步骤二、制备釉料;步骤三、上釉;步骤四、烧制,其中釉料由黑药土和钛铁矿石组成,各成分占天目釉原料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黑药土65‑75份和钛铁矿石25‑35份。本发明所述的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釉料中包含了钛铁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Ti作为天目釉灰斑的呈色剂,随着釉层内的气泡上浮冲破釉面,在釉面上留下灰色斑点,又因为铁元素在烧制过程中呈黑色,所以釉色表现为黑色底色灰色斑点的纹饰,因釉料中加大了黑药土的含量,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古代烧制灰斑天目油滴釉时的釉料配方,烧制出的釉色古朴厚重,大气磅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灰斑天目油滴釉 瓷器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胎体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20‑60min,细度达到250‑300目;混合搅打泥浆6‑20h后,将所得搅打过的泥浆塑型成为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860‑950℃下素烧4‑5h,随炉冷却至常温,备用;步骤二、将天目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与天目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40‑80min,湿磨的天目釉料浆细度达到300‑400目后,静置24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天目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2‑58%,备用;步骤三、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的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天目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天目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做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天目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浸釉2‑4秒,使得素胎外表面附着厚度为1‑2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施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内,窑门开缝2‑3cm,点火烧制,窑炉内温度从室温开始均匀上升,通过窑门排出素胎胎体内带的水分,炉内温度升高至350‑400℃时关闭窑门,继续均匀升温至1000‑1100℃,从室温到1100℃整个升温过程控制在7‑9h,该段时间内保持窑炉内通风,使胎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然后控制窑温在5‑6h内从1000‑1100℃继续均匀升高至1250‑1300℃,此阶段内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然后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所述胎体原料由石英砂、钛铁矿石、白土、碱石、木节粘土、黄长石和滑石组成,各成分占胎体总量的重量份数为:石英砂30‑35份、钛铁矿石10‑20份、白土20‑30份、碱石6‑10份、木节粘土7‑10份、黄长石3‑5份和滑石1.5‑4份;其中,钛铁矿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石湾河当地的钛铁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碱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黄道乡的一种青灰色的石料,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木节粘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黄道乡当地的紫木节,主要成分为SiO2、Al2O3和炭质腐植质;白土是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当地所产的一种白色高岭土,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所述天目釉原料由黑药土和钛铁矿石组成,各成分占天目釉原料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黑药土65‑75份和钛铁矿石25‑35份;其中,黑药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谒主沟当地的黑药土,主要成分为SiO2、Al2O3和CaO。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江伟,未经史江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5196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氧化铝模具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陶瓷工艺品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