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的电磁场屏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4961.0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1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磊 |
主分类号: | H02K11/02 | 分类号: | H02K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的电磁场屏蔽系统是在外层屏蔽体内部,电源线进出导管内部的电源线第一连接点、电源线与第二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一连接线并联连接于电源线第一连接点处;信号线进出导管内部的信号线第一连接点、信号线与信号线、控制线路保护器的信号线、控制线路保护器第二导线串联或者并联连接于信号线第一连接点处,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上的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二连接线与外层屏蔽体的内表面连接;以上配件依托外层屏蔽体构成一个防止电动机的电磁场在外层屏蔽体上达到电磁饱和而穿越屏蔽体形成新的强电磁场,达到了驱动电动机0.6米范围内磁场强度<0.2μT的医学标准,依此技术建立的电动机屏蔽系统为普及电动汽车奠定了医学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驱动 电动机 电磁场 屏蔽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的电磁场屏蔽系统,其特征是:在外层屏蔽体(2)内部,电源线进出导管(38)内部的电源线第一连接点(39)、电源线(37)与第二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一连接线(31)并联连接于电源线第一连接点(39)处;信号线进出导管(41)内部的信号线第一连接点(42)、信号线(40)与信号线、控制线路保护器(4)的信号线、控制线路保护器第二导线(44)串联或者并联连接于信号线第一连接点(42)处,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28)上的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二连接线(26)与外层屏蔽体(2)的内表面连接;以上配件依托外层屏蔽体(2)构成一个防止电动机(8)的电磁场在外层屏蔽体(2)上达到电磁饱和而穿越屏蔽体(2)的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的电磁场屏蔽系统,在电动机(8)的外部安装由导电导磁的金属制成的在外层屏蔽体(2),外层屏蔽体(2)由外屏蔽体上盖板(13)和外层屏蔽体下盖板(19)组成;用第一螺栓(20)把第一托架(21)固定在外层屏蔽体(2)外表面上,用第四螺栓(35)把第二托架(34)固定在外层屏蔽体(2)外表面上;用第二螺栓(22)把第一托架(21)固定在电动汽车上,用第三螺栓(33)把第二托架(34)固定在电动汽车上;在外层屏蔽体(2)的内部:把第一支架(3)固定在外层屏蔽体(2)内表面,把1~5个信号线、控制线路保护器(4)固定在第一支架(3)上;把第二支架(27)固定在在外层屏蔽体(2)的内表面上,把1~5个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28)固定在第二支架(27)上;把1~5个第二电源浪涌保护器(30)固定在第二支架(27)上;电源线(37)进入电源线进出导管(38)后,进入外层屏蔽体(2)内部前与第二电源浪涌保护器(30)的第二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一连接线(31)并联连接于电源线第一连接点(39)处,然后电源线(37)进入外层屏蔽体(2)内部与电动机接线盒(24)连接;第二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二连接线(32)与外层屏蔽体(2)的内表面连接;第二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二连接线(32)为第二电源浪涌保护器(30)的保护地线(PE),通过连接外层屏蔽体(2)的内表面而向外层屏蔽体(2)疏导吸收的能量,外层屏蔽体(2)通过连接第一托架(21)和第二托架(34)第二托架(34),第一托架(21)和第二托架(34)通过连接电动汽车而向车体金属体疏导能量;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28)上的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二连接线(26)与外层屏蔽体(2)的内表面连接;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28)上的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三导线(29)与电动机(8)外表面连接;大电流给电动机(8)通电后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然后电磁场开始攻击外层屏蔽体(2),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28)通过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二连接线(26)开始卸载和吸收在外层屏蔽体(2)上感应出的电流,电流被卸载后,电流就不能外层屏蔽体(2)达到饱和,不能击穿外层屏蔽体(2);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28)通过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三导线(29)开始卸载和吸收在电动机(8)的机壳(47)上感应出的电流;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28)上的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一导线(25)与外层屏蔽体(2)的内表面连接;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第一导线(25)为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28)的保护地线(PE),通过连接外层屏蔽体(2)的内表面而向外层屏蔽体(2)疏导吸收的能量,外层屏蔽体(2)通过连接第一托架(21)和第二托架(34)第二托架(34),第一托架(21)和第二托架(34)通过连接电动汽车而向车体金属体疏导能量;信号线(40)进入信号线进出导管(41)后,进入外层屏蔽体(2)内部前,与信号线、控制线路保护器(4)的信号线、控制线路保护器第二导线(44)串联或者并联连接于信号线第一连接点(42)处,然后信号线(40)进入外层屏蔽体(2)内部与电动机(8)的转速传感器接线盒(5)连接;信号线、控制线路保护器第一导线(1)与外层屏蔽体(2)的内表面连接;信号线、控制线路保护器第一导线(1)为信号线、控制线路保护器(4)的保护地线(PE),通过连接外层屏蔽体(2)的内表面而向外层屏蔽体(2)疏导吸收的能量,外层屏蔽体(2)通过连接第一托架(21)和第二托架(34)第二托架(34),第一托架(21)和第二托架(34)通过连接电动汽车而向车体金属体疏导能量;冷却液出口(9)和冷却液进口(11)由导电导磁的金属制成弯成弯度90°或弯成螺旋状的防止电动机(8)产生的电磁场通过缝隙穿透第一散热通风管(14)、第二散热通风管(36)、电源线进出导管(38)和信号线进出导管(41)外泄,冷却液进入冷却液进口(11)通过冷却水管(12)和冷却液进口(61)进入到冷却水箱壳(58)内;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出口(51)、冷却水管(10)和冷却液出口(9)流出冷却水箱壳(58),降低了电动机(8)和外层屏蔽体(2)内的温度;冷却液出口(9)和冷却液进口(11)分别与供冷却液的冷却系统相连可以使冷却液循环流动;风扇(16)安装在电动机(8)传动轴(18)上,轴承(17)安装在传动轴(18)上,风扇(16)的直径要大于轴承(17)的直径,以防止大电流给电动机(8)通电后感应线圈就产生强大的电磁场通过轴承(17)的缝隙泄露出外层屏蔽体(2);电源浪涌保护器在电路中与电源线的常用连接方式是并联;机壳(47)内设置有止口台(48),中间支承(61)设置在止口台(48)上,冷却水箱壳(59)为环形,在圆弧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口(62)和冷却液出口(51),冷却水箱壳(59)两端插装在前端盖环形凹槽(58)和后端盖环形凹槽(63)中;前端盖(54)和后端盖(45)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钉(57)和第二固定螺丝(64)固定在机壳(47)两端;第一轴承室(49)设置中间支承(61)上;第二轴承室(52)设置在前端盖(54)上;转动轴(18)设置在前端盖(54)和中间支撑(61)的第一轴承室(49)中,定子(60)设置在中间支承(61)前部的机壳(47)内壁上,转子(50)设置在转动轴(18)上,转速传感器(46)固定在后端盖(45)的内侧面上,在后端盖(45)外部设置转速传感器接线盒(5),转速传感器(46)导线在后端盖(45)内与转速传感器接线盒(5)连接;用外层屏蔽体固定螺丝(65)把外层屏蔽体(2)上的外层屏蔽体上盖板(13)和外层屏蔽体下盖板(19)在第一接合部(15)和第二接合部(43)部位固定在一起,为防止电磁场外泄外层屏蔽体上盖板(13)和外层屏蔽体下盖板(19)的接口处是错开呈凸凹状态结合在一起的;电动机安装上托架(7)和电动机安装下托架(23)由下面的结构构成:电机承载支架(74)的下面设置有固定支脚(68),固定支脚(68)套接在下部支承支架(73)上,从而实现定位,下部支承支架(73)包括支承底座(76),支承底座(76)上安设有平行设置的两组支承脚组件,支承脚组件包括第一支承脚(66)和第二支承脚(67),第一支承脚(66)和第二支承脚(67)间隔设置,上部电机承载支架(63)定位在第一支承脚(66)和第二支承脚(67)上,支承底座(76)为矩形框架,第一支承脚(66)和第二支承脚(67)分别安设在矩形框架(76)的四个角上,电机承载支架(74)是横截面为弧形的电机承载板,电机紧固部件(70)可包括止推块(69)和调节螺栓(71),止推块(69)安装在固定座(72)上,调节螺栓(71)螺纹啮合在上部电机承载支架(74)中,止推块(69)靠螺钉(75)连接镶嵌在固定座(72)上;把电动机(8)放入电动机安装下托架(23)上的电机承载支架(63)上,调整调节螺栓(71)使得橡胶止推块(69)压在电机电动机(8)的外壳上,调整调节螺栓(71)穿透橡胶止推块(69)与电动机下部支撑架连接螺丝口(56)拧紧在一起电机电动机(8)被固定,然后再使用外屏蔽体与托架固定螺丝(87)穿过外层屏蔽体下盖板(19)把外层屏蔽体下盖板(19)与电动机安装下托架(23)拧紧在一起,整个电动机安装下托架(23)与外层屏蔽体下盖板(19)形成一个整体;把电动机安装上托架(7)放在电动机(8)的上面,调整调节螺栓(71)使得橡胶止推块(69)压在电机电动机(8)的外壳上,调整调节螺栓(71)穿透橡胶止推块(69)与电动机上部支撑架连接螺丝口(53)拧紧在一起,电机电动机(8)被固定,然后再使用外屏蔽体与托架固定螺丝(87)穿过外层屏蔽体上盖板(13)把外层屏蔽体上盖板(13)与电动机安装上托架(7)拧紧在一起,整个电动机安装上托架(7)与外层屏蔽体上盖板(13)形成一个整体;风扇(16)包括第一叶片(80)和第二叶片(81),第一叶片(80)包括第三叶片(77)和第四叶片(78),第一叶片(80)和第二叶片(81)位于底盖的前面,第二叶片(81)设在第三叶片(77)和第四叶片(78)之间,第一叶片(80)是离心风机叶片,第二叶片(84)近似于轴流风机叶片,第二叶片(84)的出风能够进入第一散热通风管(14),第二叶片(81)有一个主要切向进风口(79)和一个次要径向进风口(82),第二叶片(81)具有径向进风口(82)和切向进风口(79)两个进风口,在风扇(16)中心区域形成负压,外界冷空气源源不断地进入风扇(16),进入风扇(16)的气流在第二叶片(81)的作用下分为主、次两条路径流动;把外部导管(83)焊接到外层屏蔽体(2)外部,把内部导管(84)焊接到外层屏蔽体(2)内部,内部导管(84)和外部导管(83)在外层屏蔽体(2)内部的接合部(86)处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构成导管(85),导管(85)用于制成第一散热通风管(14)、第二散热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磊,未经韩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349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砼填充用空腔模壳构件
- 下一篇:一种变频水冷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