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布氏硬度稳定特厚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23226.X | 申请日: | 2015-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2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欣;熊科;王豹;顾林豪;李涛;谌铁强;张国栋;王志勇;庞丽;王根矶;刘印良;白学军;闫智平;刘海龙;周德光;赵久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54 | 分类号: | C22C38/54;C21D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7 | 代理人: | 王普玉 |
| 地址: | 066326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高韧性、布氏硬度稳定特厚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该耐磨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8%~0.22%;Si0.10%~0.30%;Mn0.90%~1.10%;Cr0.40%~0.60%;Mo0.30%~0.50%;Ni0.10%~0.30%;Nb0.01%~0.03%;Ti0.010%~0.020%;Alt0.010%~0.030%;B0.0015%~0.0025%;P≤0.012%;S≤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制备方法包括铸坯冶炼、铸坯浇铸、铸坯加热、钢板轧制及热处理。优点在于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工艺改进,钢板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冲击韧性良好,耐磨性能指标—布氏硬度值稳定,可批量应用与煤矿机械及工程机械行业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硬度 稳定 耐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韧性、布氏硬度稳定特厚耐磨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8%~0.22%;Si:0.10%~0.30%;Mn:0.90%~1.10%;Cr:0.40%~0.60%;Mo:0.30%~0.50%;Ni:0.10%~0.30%;Nb:0.01%~0.03%;Ti:0.010%~0.020%;Alt:0.010%~0.030%;B:0.0015%~0.0025%;P:≤0.012%;S:≤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制备该耐磨钢的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1)铸坯冶炼:铁水脱硫扒渣→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真空处理;在冶炼过程中,C含量为0.18%~0.22%,合金元素Mn、Cr、Ni、Mo及微合金元素Nb、Ti、B成分范围为Mn:0.90%~1.10%;Cr:0.40%~0.60%;Mo:0.30%~0.50%;Ni:0.10%~0.30%;Nb:0.01%~0.03%;Ti:0.010%~0.020%;B:0.0015%~0.0025%;2)铸坯浇铸:在铸坯浇铸过程中,控制铸坯表面及内部质量,防止铸坯表面出现微裂纹及次生裂纹,保证铸坯中心偏析C类≤1.0;3)铸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设定铸坯均热温度为1160℃~1220℃,在炉时间为360min~450min,保证连铸坯充分奥氏体化;4)钢板轧制: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再结晶区轧制+非再结晶区轧制+弱水冷工艺;再结晶区轧制阶段结束温度为1000℃~1050℃,钢板待温厚度为成品钢板厚度的1.5~2.5倍,再结晶区轧制总压下量为50%~70%,再结晶区轧制最后2~3单道次压下量为32mm~40mm;非再结晶区轧制的开轧温度为840℃~880℃,终轧温度为800℃~840℃;非再结晶区轧制总压下量为40%~60%,非再结晶区轧制开始3~4单道次压下率为8%~15%,为保证钢板轧制后钢板板形无瓢曲、翘钢、扣头或扣尾,非再结晶区轧制最后1~2道次单道次压下量减少至1.5mm~3.0mm;钢板轧制后采用弱水冷,终冷温度为650℃~700℃,冷却速度为5℃/S~12℃/S;5)热处理:设定淬火温度为900℃~940℃,保温时间为25min~50min;回火温度为200℃~300℃,保温时间为60min~10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2322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镍铬耐腐蚀钢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地铁装饰用薄板搪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