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欠定盲分离的自适应树形分组的RFID系统防碰撞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4308.6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6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红;金允钢;吴政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欠定盲分离的自适应树形分组的RFID系统防碰撞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约束性非负矩阵分解(NMF)与标签ID号序列的二叉树时隙分组相结合的并行防碰撞算法。根据RFID系统中所含天线的数量对阅读器查询码码长进行调整并发送查询信号,并把满足条件的响应标签分配到对应的时隙,可以使每一时隙内的标签数目控制在最佳的范围内,从而使RFID系统的源信号分离效果在标签数大量增加时也能够保持在最佳状态。仿真结果表明,在天线数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与基于动态位隙分组盲分离防碰撞(BSDBG)算法相比,当天线数为4~16时,标签识别速度提高了60.3%~78.4%,标签识别率提高了152.8%~359.2%。本发明具有高效性和低成本性,在需要快速识别大量标签的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欠定盲 分离 自适应 树形 分组 rfid 系统 碰撞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欠定盲分离的自适应树形分组的RFID防碰撞方法,其特征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S1)、RFID系统根据天线数M的值,设标签ID号的序列长度为J,然后通过阅读器进行分配时隙用于标签的分组,设初始分配的时隙数2J‑j个,其中j=ceil(lb(2M)),查询码的码长为(J‑j),且设置1~2J‑j个时隙的查询码依次为00...00~11...11;(S2)、根据每个时隙的查询码的不同,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阅读器对每一个时隙依次检索;在第1个时隙内阅读器发送查询码“00…00”,标签的ID号序列的前(J‑j)位与查询码相同的标签发送响应信号;然后按照每个时隙中响应标签的数量,将识别过程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一个时隙中响应的标签个数等于或大于1时,即为可读时隙,若检索到可读时隙,则转至步骤(S3)执行约束NMF盲源分离算法进行标签识别;(2)一个时隙中响应的标签个数等于0时,为空闲时隙,直接进入下一时隙的检索;(S3)、设RFID系统源信号为S=[s1(t),s2(t),...,sN(t)]T,阅读器天线接收到的混合信号为X=[x1(t),x2(t),…,xM(t)]T,其中标签数大于天线数,即N>M的欠定问题;通过观测阅读器接收到的混合信号X的秩或者混合信号X相关矩阵的主特征值数来确定响应标签的数量,并初始化W和H为非负矩阵,进而用约束性NMF算法进行盲源信号分离,可得到最终矩阵W和H,分离的H为源信号S,成功将源标签识别出来,阅读器读取时隙中的标签数据并记录,转至步骤(S2)继续下一时隙的检索;(S4)、检索完所有时隙,算法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9430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获取图像数据的条码识读引擎
- 下一篇:一种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