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线性驱动的前置放大式红外成像图像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1774.9 | 申请日: | 201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1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霖;刘永;邱会中;杨先明;张晓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5/33;H04N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驱动的前置放大式红外成像图像识别系统,其由红外成像系统(1),与红外成像系统(1)相连接的图像识别系统(2)组成;所述的图像识别系统(2)包括中央处理模块(21),与中央处理模块(21)相连接的图像处理系统(22)、显示器(23)、报警器(24)以及存储器(25),所述的图像识别系统(2)还设置有线性驱动电路(26),该线性驱动电路(26)与图像处理系统(22)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前置放大电路,可以不失真的对图像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图像更加清晰,提升了本发明的识别精度。同时,线性驱动电路,可以对图像信号进行线性处理,避免图像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断断续续的现像,影响本发明的识别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线性 驱动 前置 放大 红外 成像 图像 识别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线性驱动的前置放大式红外成像图像识别系统,其由红外成像系统(1),与红外成像系统(1)相连接的图像识别系统(2)组成;所述的红外成像系统(1)由红外光源(11),与红外光源(11)相连接的光学系统(12),与光学系统(12)相连接的扫描机构(13),与扫描机构(13)相连接的红外探测器(14),与红外探测器(14)相连接的图像采集模块(15),以及与图像采集模块(15)相连接的前置放大电路(16)组成;而所述的图像识别系统(2)则主要由中央处理模块(21),与中央处理模块(21)相连接的图像处理系统(22)、显示器(23)、报警器(24)以及存储器(2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识别系统(2)还设置有线性驱动电路(26),该线性驱动电路(26)与图像处理系统(22)相连接;所述的线性驱动电路(26)由放大器P1,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6,三极管Q9,场效应管MOS2,场效应管MOS3,电阻R24,一端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接的电阻R20,串接在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阻R21,一端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22,一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9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23,N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Q9的基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二极管D5,以及一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5组成;所述放大器P1的负极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接、其正极则作为该线性驱动电路(26)的输入端、其输出端则分别与三极管Q7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8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基极则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接、其集电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其漏极则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则作为该线性驱动电路(26)的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9177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框架软膜装饰柱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动平台的车辆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