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种高山鼠尾草属植物中酚酸类组分的前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4806.4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2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党军;邵赟;张莉;王启兰;陶燕铎;梅丽娟;文怀秀;于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195 | 分类号: | A61K31/195;A61K36/537;A61P39/0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810001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种高山鼠尾草属植物中酚酸类组分的前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提取:将粘毛鼠尾草、甘西鼠尾草或康定鼠尾草中的一种全草阴干、粉碎后醇提,经过滤、干燥至膏状,即得深红色提取物;⑵树脂柱色谱富集:深红色提取物中加入甲醇溶液溶解,并经树脂柱进行分离后,分别以水溶液、甲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40%~50%甲醇洗脱物;40%~50%甲醇洗脱物经减压干燥即得酚酸类组分粗品;⑶硅胶柱色谱除杂:酚酸类组分粗品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后洗脱,收集Rf值为0.15~0.25的馏分,该馏分经减压干燥后即得淡黄色粉末状的酚酸类组分。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规模化实施、重复性较好、质量稳定可控。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山 鼠尾草属 植物 中酚酸类 组分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三种高山鼠尾草属植物中酚酸类组分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提取:将粘毛鼠尾草、甘西鼠尾草或康定鼠尾草中的一种全草阴干、粉碎,得到粉碎后的鼠尾草植物,该粉碎后的鼠尾草植物中按1kg:4~8L的料液比加入体积分数为70%~95%的乙醇溶液或体积分数为80%~100%的甲醇溶液,在60℃~95℃提取1~3 h后过滤,重复1~3次,合并得到滤液;所述滤液经减压干燥至膏状,即得深红色提取物;⑵树脂柱色谱富集:所述深红色提取物中加入其质量的5~10倍的体积分数为10~30%的甲醇溶液溶解,并经树脂柱进行分离,分别以水溶液、体积分数为40%~50%的甲醇溶液、体积分数为70%~80%的甲醇溶液、体积分数为100%的甲醇按2~5倍的柱体积进行梯度洗脱,收集40%~50%甲醇洗脱物;所述40%~50%甲醇洗脱物经减压干燥即得酚酸类组分粗品;所述树脂柱是指HP20SS型树脂柱或MCI型树脂柱。⑶硅胶柱色谱除杂:所述酚酸类组分粗品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氯仿‑甲醇‑水的混合溶剂按2~5倍的柱体积进行洗脱,并500 mL每份收集馏分,采用薄层色谱检测收集Rf值为0.15~0.25的馏分,该馏分经减压干燥后即得淡黄色粉末状的酚酸类组分;所述氯仿‑甲醇‑水的混合溶剂是指氯仿、甲醇及水按8:2:0.2~7:3:0.5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所述薄层色谱检测的条件是指展开剂为氯仿、甲醇及水按8:2:0.2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混合溶剂,显色剂为体积浓度10%的浓硫酸乙醇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7480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