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小矿体的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8023.9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7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忠;王建军;蔡立丰;王多成;王永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7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小矿体的开采方法,具体包括矿石回采和空区充填,自下向上水平分层交错循环进行,随工作面向上推进,逐层采用石灰、黄土及废石等混合充填料充填采空区,充填体支撑上下盘围岩,并作为上分层回采和出矿的工作平台,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矿井中,每个回采崩落步距崩落矿石出矿与采空区充填工序交错进行,矿房回采到最上水平分层时,进行机械和人工接顶充填。本发明既解决了掘进废石的排放问题,又使采空区得到有效处理,防止地表塌陷,符合循环经济发展和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经生产实践该采矿方法与浅孔留矿法比较,提高了矿石回采率,降低了矿石贫化率,提高了出矿品位和出矿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体 开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薄小矿体的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采准与切割:将倾斜的薄小矿体划分为若干个采区,在采区顶部沿矿体掘进上分段回采运输巷道(3),采区底部掘进下分段回采运输巷道(4),自下分段回采运输巷道(4)至上分段回采运输巷道(3)之间掘进分层脉内回采和充填巷道(15);各巷道(4,15,3)的始端通过联络道(13)将其与布置在矿体(14)上盘的人材井(8)和矿体(14)下盘的矿石溜井(9)和直通地表的充填井(10)贯通;各巷道(4,15,3)的末端通过沿矿体端部掘进的切割天井(5)贯通;下分段回采运输巷道(4)的始端设有进风巷道(1),进风巷道(1)与下分段回采运输巷道(4)和人材井贯通,上分段回采运输巷道(3)的始端设有回风巷道(2)并与其贯通;2)采矿与出矿:采区回采采取自下向上进行,在采矿作业前,首先在下分段回采运输巷道(4)底板上施工钢筋砼假底(17),作为下阶段采区矿房顶板;矿体(14)首采下分段回采运输巷道(4)以上的区域,从下分段回采运输巷道(4)与切割天井(5)结合部开始后退式回采,采幅宽度为矿体厚度,矿体回采炮孔(16)交错布置,一次回采崩落步距(11)为4~5m;崩落矿石(20)铲运机铲装矿,通过下分段回采运输巷道(4)运输倒入矿石溜井(9);3)充填:充填与回采同步采取自下向上进行,每个回采崩落步距(11)崩落的矿石(20)出矿后,将堆存在地表已混均匀的干充填料通过机械倒运至充填井(10)内,装入自卸运输设备上,经过与下分段回采运输巷道(4)相邻的分层脉内回采和充填巷道(15)机械倒运至第一个采矿出矿工序后形成的空区内进行充填;每个回采崩落步距(11)崩落矿石(20)出矿与采空区充填工序交错进行;下分段回采运输巷道(4)本分段回采、充填结束后,转移至与其相邻的分层脉内回采和充填巷道(15)再从切割天井(5)处开始回采、充填,直至回采、充填上分段回采运输巷道(3),采区最后一个分层采取边回采边完成充填接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4802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式露天采矿机
- 下一篇:一种旋转方位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