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车身底板铝合金骨架的固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29125.6 | 申请日: | 2015-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8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陆善彬;钟明辉;许乐乐;吕婕;吴方贺;楚晓倩;蒋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车身底板铝合金骨架的固定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客车车身底板骨架固定时存在的连接效果差、焊接污染空气、铆钉铆接成本高的问题,本方法在对客车车身底板铝合金骨架固定过程中,客车车身底板中的纵梁与纵梁两侧的横梁均通过无铆钉铆接固定,通过夹具将横梁或纵梁加紧,使用两个带有凸模的液压铆接机和伸入横梁或纵梁内部空腔的两侧均带有型腔的凹模通过直角钢将横梁与纵梁铆接在一起,本方法铆接性能好,连接稳固且成本低,本方法工作环境好,没有灰尘毒烟排放,无噪音,对操作者没有身体伤害,适合应用和推广。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车身 底板 铝合金 骨架 固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客车车身底板铝合金骨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客车车身底板铝合金骨架中纵梁(9)与纵梁(9)两侧的横梁(3)均通过无铆钉铆接固定,所述无铆钉铆接固定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a.将横梁(3)通过夹具夹紧并安置在工作台上;b.取两个直角钢(8),将两个直角钢(8)上与横梁(3)配合的平面分别通过高强度粘合剂粘合在横梁(3)一端的两侧,并保证横梁(3)一侧的直角钢(8)与横梁(3)另一侧的直角钢(8)的位置对应,确定每个直角钢(8)上需要与横梁(3)铆接的四个铆接点位置,并保证横梁(3)一侧的直角钢(8)上的铆接点位置与横梁(3)另一侧的直角钢(8)上的铆接点位置一一对应;c.由凹模控制杆(2)控制两端均带有型腔的凹模(1)从横梁(3)与直角钢(8)固定的一端的端口处伸入横梁(3)内部空腔,凹模(1)运动至本步骤中的b过程中确定的直角钢(8)的铆接点位置时停止,在横梁(3)两侧使用两个带有凸模(4)的液压铆接机同时工作与凹模(1)两侧的型腔配合铆接该铆接点,之后进行下一个铆接点的铆接,横梁(3)一端两侧的两个直角钢上共八个铆接点分四次铆接完成;步骤二:a.将纵梁(9)用夹具夹紧,取两根通过步骤一铆接了直角钢的横梁(3)通过夹具固定在纵梁(9)一端两侧对应位置处;b.将其中一根横梁(3)一端上的两个直角钢(8)与纵梁(9)配合的平面通过高强度粘合胶粘合在纵梁(9)一侧,将另一根横梁(3)一端上的两个直角钢(8)与纵梁(9)配合的平面通过高强度粘合胶粘合在纵梁(9)另一侧,并保证纵梁(9)一侧的两个直角钢(8)与另一侧的两个直角钢(8)的位置对应,确定每个直角钢(8)上需要与纵梁(9)铆接的四个铆接点位置,并保证纵梁(9)一侧的直角钢(8)的铆接点位置与纵梁(9)另一侧的直角钢(8)的铆接点位置一一对应;c.由凹模控制杆(2)控制两侧均带有型腔的凹模(1)从纵梁(9)与直角钢(8)固定的一侧的端口处伸入纵梁(9)内部空腔,凹模(1)运动至本步骤中的a过程中确定的直角钢(8)的铆接点位置时停止,在纵梁(9)两侧使用两个带有凸模(4)的液压铆接机同时工作与凹模(1)两侧的型腔配合铆接该铆接点,之后同样用纵梁(9)两侧的两个带有凸模(4)的液压铆接机同时工作与凹模(1)两侧的型腔配合进行下一个铆接点的铆接,纵梁(9)该端两侧的四个直角钢上共十六个铆接点分八次铆接完成,纵梁(9)与纵梁(9)两侧的两根横梁(3)固定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2912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