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准Z源逆变器的单相光伏离网逆变器及其软开关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90588.6 | 申请日: | 2015-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6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向东;刘咏妮;任碧莹;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7/5395;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准Z源逆变器的单相离网光伏逆变器及其软开关控制方法,前级准Z源逆变器产生带有零电压凹槽的直流母线电压,为后级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提供具有零电压凹槽的方波电压Vdc,与由规则采样法生成较低开关频率的SPWM信号进行同步,去控制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功率开关的开通与关断,也就是使得作用在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功率开关上的每个开关周期的SPWM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落在具有零电压凹槽的方波电压Vdc的零电压凹槽区间,实现后级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零电压开通与关断,从而减小了开关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逆变器 单相 光伏离网 及其 开关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准Z源逆变器的单相光伏离网逆变器的软开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准Z源逆变器的单相光伏离网逆变器由依次相连的准Z源逆变器、高频变压器T、单相全桥二极管整流电路和带有LC滤波器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组成;所述准Z源逆变器包括直流输入电压Vin,其正极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负极和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还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负极与直流输入电压Vin的负极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有功率开关T1和T3的集电极,功率开关T1的发射极连接功率开关T2的集电极,功率开关T3的发射极连接功率开关T4的集电极,功率开关T2和T4的集电极与直流电源Vin的负极连接;其中,L1、L2及C1、C2与二极管D1共同组成准Z源逆变器的阻抗网络,功率开关T1和功率开关T2组成准Z源逆变器的第1桥臂,功率开关T3和功率开关T4组成准Z源逆变器的第2桥臂,所述准Z源逆变器第1桥臂的输出端连接高频变压器T原边的a端,第2桥臂的输出端连接高频变压器T原边的b端;所述单相全桥二极管整流电路由超快恢复二极管D2、D3、D4、D5组成,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由功率开关T5、T6、T7、T8、电感L和电容C组成;超快恢复二极管D2和D3串联后分别与D4和D5的串联电路、功率开关T5和T6的串联电路、功率开关T7和T8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其中,超快恢复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超快恢复二极管D4的阴极、功率开关T5和功率开关T7的集电极连接,超快恢复二极管D3的阳极分别与超快恢复二极管D5的阳极、功率开关T6和功率开关T8的发射电极连接;其中,超快恢复二极管D4、D5组成二极管整流电路的第1桥臂,超快恢复二极管D2、D3组成二极管整流电路的第2桥臂;功率开关T5、T6组成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第1桥臂,功率开关T7、T8组成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第2桥臂;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第1桥臂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感L的一端,滤波电感L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滤波电容C和负载的一端,滤波电容C和负载的另一端连接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第2桥臂的输出端;滤波电容C与负载并联;高频变压器T副边的输出c端连接单相全桥二极管整流电路中第1桥臂,高频变压器T副边的输出d端连接单相全桥二极管整流电路中第2桥臂;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控制直通占空比d0为定值使直流输入电压Vin经过阻抗网络后输出的直流母线电压VPN的幅值为定值;控制非直通占空比d1为定值,使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入电压Vdc的幅值为定值;采用直通占空比d0和非直通占空比d1的值获取准Z源逆变器的四个功率开关T1、T2、T3、T4的PWM脉冲信号;获取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功率开关T5、T6、T7、T8的SPWM脉冲信号,使作用在功率开关T5、T6、T7、T8每个开关周期的SPWM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落在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入电压Vdc的零电压凹槽期间,实现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零电压开通与关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9058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