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实测表面散热系数进行滨海电厂温排水预测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89104.6 | 申请日: | 2015-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1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 发明(设计)人: | 迟万清;胡泽建;刘建强;熊丛博;张永强;边淑华;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Q10/04;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8 | 代理人: | 陈晓平,严勇刚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利用实测表面散热系数进行滨海电厂温排水预测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尤其是在现场进行滨海温排放区气象观测并获得表面散热系数的方法。具体包括收集气象观测数据;建立研究区域水动力模型;解算测量时段内的温排水表面散热系数序列;将温排水表面散热系数序列带入水动力模型的温度输运方程;对电厂温排水影响范围进行预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实测表面散热系数的方法;利用实测表面散热系数进行滨海电厂温排水预测的方法;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表面散热系数测量装置。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实测 表面 散热 系数 进行 滨海 电厂 排水 预测 方法 | ||
【主权项】:
利用实测表面散热系数进行滨海电厂温排水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收集研究区域附近的地形、观测海洋水文数据,获取现场气象观测数据;所述的获取现场气象观测数据为:利用自记式小型气象站获取,采样频率为1次/s;所述的自记式小型气象站采样数据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雨量、大气压力、蒸发量;2)利用上述资料建立研究区域水动力模型;3)通过电厂温排水温降过程解算测量时段内的温排水表面散热系数序列;4)将3)中的温排水表面散热系数序列带入2)中水动力模型的温度输运方程;5)对电厂温排水影响范围进行预测;所述的步骤3)具体步骤包括:3A)将表面散热系数测量装置放于研究区域拟建或已有的温排放口半径2km以内,空旷开敞区域;3B)对于已建的温排放口,测量距离温排放口2km~5km处的海水水温;具体方法为:在距离温排放口2km~5km范围内,在水面下0.5m位置设置一个连续水温观测点,连续观测26h获取最低水温作为本底水温;对于拟建的温排放口,测量距离温排放口2km内的海水水温;具体方法为:在距离温排放口2km范围内,在水面下0.5m位置设置一个连续水温观测点,连续观测26h获取最低水温作为本底水温;3C)将表面散热系数测量装置充入温水,具体充入温水如下所述:对于已建的温排放口,直接在温排放口200m范围内取水充入表面散热系数测量装置;对于拟建的温排放口,冬季,充入比本底水温高12~15摄氏度的海水;夏季,充入比本底水温高8~10摄氏度的海水;其他时间,充入比本底水温高10~12摄氏度的海水;上述充水量均达到箱内水深55cm;3D)将表面散热系数测量装置观测时间设置为6~13h,表面散热系数测量装置中的高精度连续自记水温计采样频率设置为7次/s测温;高精度连续自记水温计采样所得数据进行时间平均,平均时长为1s;将8个高精度连续自记水温计时间平均后数据按照体积加权法进行空间平均;3E)利用公式解算测量时段内的温排水表面散热系数序列,公式中:Ks为表面散热系数(J/(m2s)),Tn+1为t=n+1时刻的温度(℃),Tn为t=n时刻的温度(℃),Δt为计算时间步长(s),ρ为水的密度(kg/m3),Cp为水的比热(J/(kg℃)),Hn为t=n时刻的表面散热系数测量装置水深(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8910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电厂技术支持文件管控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