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导电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的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5881.7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2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诚;毕懿卿;路婧;张超;满宝元;姜守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30;H01G11/36;H01G11/24;B22F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崔苗苗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导电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的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先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泡沫镍上制备海绵状石墨烯材料,将制备的石墨烯/泡沫镍浸泡在刻蚀溶液中,缓慢反应,使大部分镍金属被化学置换掉,使镍金属转变成一个个小的镍颗粒,然后将海绵状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采用印章式捞法从刻蚀溶液中捞出、清洗、晾干,预拉伸弹性衬底慢慢恢复到原来的长度或面积,利用制备的可拉伸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作为电极材料,按照弹性体/电极/固体电解质/电极/弹性体的结构制备全固态可拉伸超级电容器。本发明增加传统电容器电容量,减小接触电阻,拉伸稳定性好,次数多,性能优,且成本低,方法可控,适于大批量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导电 石墨 颗粒 混合结构 拉伸 超级 电容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高导电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的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如下:(一)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泡沫镍上制备海绵状石墨烯材料:将泡沫镍放入真空反应炉加温区中,抽真空,同时加热,将氢气注入真空反应炉中,加热到预定温度100‑500℃后恒温10‑30分钟然后进行退火,再加热到预定温度900‑1100℃后,将碳源通入真空反应炉,同时保持氢气流量不变,生长5‑180分钟后关闭气体并降至室温即可得到直接沉积石墨烯的泡沫镍,即石墨烯/泡沫镍;(二)可拉伸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的制备及其转移:将制备的石墨烯/泡沫镍浸泡在刻蚀溶液中,缓慢反应,使大部分泡沫镍被化学置换掉,使未参与置换反应的泡沫镍转变成一个个小的金属颗粒,然后将海绵状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从刻蚀溶液中用印章式捞法捞出,分别在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中清洗,后将预拉伸弹性衬底黏在中空支架上,将所述清洗后的海绵状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用同样的印章式捞法转移在预拉伸弹性衬底上,自然晾干,该衬底预拉伸为沿一个方向拉伸到原来长度的1.5到4倍,或者沿两个正交的方向拉伸到原来面积的2到10倍;然后让覆盖柔性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的预拉伸弹性衬底慢慢恢复到原来的长度或面积,制备一种自组装皱褶的可拉伸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所述印章式捞法具体为:用柔性的衬底覆盖在海绵状石墨烯/金属颗粒混合结构上,轻压10‑30秒,然后慢慢从衬底的一个侧面轻轻抬起,利用石墨烯和衬底之间的小的接触力,将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捞出;(三)全固态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利用制备的可拉伸石墨烯/镍颗粒混合结构作为电极材料,按照弹性体/电极/固体电解质/电极/弹性体的结构制备全固态可拉伸超级电容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6588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