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铒掺杂铌酸锂光波导放大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61305.5 | 申请日: | 2015-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5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谭杨;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F1/39 | 分类号: | G02F1/39;H01S3/16;H01S3/0915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铒掺杂铌酸锂光波导放大器的制备方法,利用铒掺杂铌酸锂作为增益介质;使用磷离子辐照的方法,在铒掺杂铌酸锂晶体表面,制作光波导结构;对该光波导的两个端面进行镀膜处理,选择特定波长对光信号进行放大;同时将泵浦光与信号光耦合进光波导内,实现光信号放大。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铌酸锂光 波导 放大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铒掺杂铌酸锂光波导放大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对铒离子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待加工面进行光学抛光,所述待加工面与所述铒离子掺杂铌酸锂晶体的c轴垂直;2)利用离子束加速器发出磷离子,对铒离子掺杂铌酸锂晶体的抛光面轰击,在铒离子掺杂铌酸锂晶体的抛光面形成平面光波导;3)在所述平面光波导的表面加工脊型光波导;4)将垂直于脊型光波导的两个端面进行光学抛光,分别作为出射端面和入射端面;5)对出射端面进行光学镀膜,所述光学镀膜对波长范围为1.53~1.57μm的信号光高透、对波长范围为800nm~815nm的泵浦光高反;6)使用入射光纤将信号光及泵浦光同时耦合到所述脊型光波导内;7)透过出射端面及光学镀膜,将出射光耦合到出射光纤内;在所述步骤3)中,加工脊型光波导包括:在所述平面光波导的表面切割两条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0~40μm、宽度为80~200μm;所述两条凹槽的间隔为10~30μm,形成一个宽度为10~30μm的脊型光波导;所述步骤2)中,所述磷离子的能量为8~12MeV,剂量为3~8×1015ions/c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6130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驱动装置、相机组件及相机
- 下一篇:柔性液晶显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