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见‑红外兼容隐身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21340.4 | 申请日: | 2015-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垚;田燕龙;赵九蓬;张翔;陈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红外兼容隐身装置,属于军事隐身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14层叠层结构,从上至下分别是红外透明封装层1、第一柔性透明基底2、第一透明电极3、活性变色材料层4、吸附有聚电解质的多孔膜载体5、离子储存层6、第二透明电极7、第二柔性透明基底8、第三透明电极9、吸附有电解质的多孔膜载体10、光子晶体层11、金属电极层12、柔性衬底材料13、红外透明封装层1。本发明提供的可见‑红外兼容隐身装置属于柔性装置,具有可弯曲、薄层状结构特征。器件的厚度小于2毫米,各功能层的总厚度小于0.5毫米。该装置可实现可见光全光谱颜色连续可变、对红外发射率调制幅度可达50%左右,在可见‑红外隐身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 红外 兼容 隐身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见‑红外兼容隐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见‑红外兼容隐身装置由电致变色器件(20)和光子晶体器件(30)组成,电致变色器件(20)和光子晶体器件(30)外使用红外透明封装层(1)整体包覆并热封;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依次由第一柔性透明基底(2)、第一透明电极(3)、活性变色材料(4)、吸附有聚电解质的多孔膜载体(5)、离子储存层(6)和第二透明电极(7)组成;所述光子晶体器件(30)依次由第二柔性透明基底(8)、第三透明电极(9)、吸附有电解质的多孔膜载体(10)、光子晶体层(11)、金属电极层(12)和柔性衬底材料(13)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2134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银胶
- 下一篇:一种丙烯酸改性松香铅树脂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