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间调制信号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60867.0 | 申请日: | 2015-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9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管春萌;刘宁庆;张文彬;韩雪;刘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06 | 分类号: | H04L1/0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用于空间调制信号的检测方法,属于天线传输领域。传统的粒子种群算法在空间调制信号检测过程中,存在随着迭代次数增加粒子种类数迅速减少、收敛性能降低的问题。一种用于空间调制信号的检测方法,每次迭代中对每一个粒子的位置根据空间调制的特点映射到空间中去,计算能够反应粒子性能的好坏的适应度函数值。再比较当前粒子的适应度函数值与粒子的历史粒子自身最优适应值比较,将最小的作为最新的全局最优值。通过向粒子种群最优粒子学习和向粒子种群中所有性能比它好的粒子学习的方式,更新粒子的位置与速度。当迭代计算达到最大次数后,输出最后的全局最优值对应的全局最优位置作为检测符号,即与接收符号对应的接收符号。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间 调制 信号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空间调制信号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在D维空间中,将待检测发送信号的潜在解作为一个粒子,所有潜在解组成一个粒子种群,根据收发天线数目和调制方式设置迭代次数Nd和粒子总数Np,对粒子的当前粒子速度当前粒子位置Xi、学习因子一c1和学习因子二c2进行初始化设置;步骤二、将每一个粒子的当前粒子位置Xi根据空间调制的特点映射到空间中,通过适应度函数迭代公式:q=||y‑H*Xi||2进行适应度函数值q的第一次迭代计算,即将由已知的信道信息H生成的接收符号与已知的接收符号y进行比较,得到每一个粒子的粒子位置的适应度函数值q,将每一个粒子第一次得到的适应度函数值q作为自身最优适应值;并将整个粒子种群中所有粒子的自身最优适应值从小到大排列,将最小的自身最优适应值作为全局最优值;步骤三、向种群中所有比当前粒子位置的适应度函数值q小的所有粒子学习,以更新各个粒子的当前粒子速度同时,将粒子位置Xi的各维坐标由sigmoid函数设定为相应的0或1,以更新各个粒子的当前粒子位置Xi,完成第一次迭代;具体过程为:通过公式:向种群中所有比当前粒子位置的适应度函数值q小的所有粒子学习,以得到更新后的速度式中,表示全局最优位置与当前粒子位置的差距,c1为随机生成的0到4之间的数,优选取值为2;表示根据权重不同向种群中所有比当前粒子位置的适应度函数值q小的所有粒子学习,c2为随机生成的0到4之间的数,优选取值为2,m表示当前粒子的排列序号;为k时刻更新后第i个粒子第d比特位的速度;i=1,2,3,...,Np,Np表示粒子的总数,ω为[0,1]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为k时刻第i个粒子第d比特位的速度;ωnd表示权重函数,且qn表示序号为n的粒子的适应度函数值,n表示与粒子的m值相应的所要进行更新的粒子序号,为k时刻全局最优粒子的第d比特位的全局最优值,取值为0或者1,为k时刻第i个粒子第d比特位的自身最优适应值,取值为0或者1,为k时刻要更新的第i个粒子第d比特位的位置坐标,取值为0或者1;步骤四、利用步骤三得到的新的粒子位置Xi,通过适应度函数迭代公式进行第二次迭代,得到每一个粒子的新的适应度函数值q′,将整个粒子种群中所有粒子的新的适应度函数值q′从小到大排列,将最小的新的适应度函数值与上一次迭代计算中得到的全局最优值比较,取二者中较小者作为新的全局最优值,并将粒子种群中新的全局最优值作为性能好粒子,同时,保存这个新的全局最优值的对应位置,作为最优位置;步骤五、第二次向种群中所有比当前粒子位置的新的适应度函数值q′小的所有粒子学习,以更新各个粒子的当前粒子速度同时,将粒子位置Xi的各维坐标由sigmoid函数设定为相应的0或1,以更新各个粒子的当前粒子位置Xi,完成第二次迭代;步骤六、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的迭代计算,直到完成Nd次迭代计算,通过迭代计算得到粒子的最新的最优适应值,再利用最新的最优适应值与上一次获得的新的全局最优值的比较得到最新的全局最优值,再将最小者作为最后的全局粒子最优值,并输出此时最后的全局粒子最优值对应的全局最优位置作为检测符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6086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