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花烫伤药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52969.8 | 申请日: | 2015-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管天球;王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天球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9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茶花烫伤药,涉及外用中成药制备技术领域,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鲜茶花45‑65、茶油4‑7、丝瓜茸10‑18、淡竹叶5‑10、黄连2‑5、芙蓉叶1.5‑3.5、地榆1‑4、甘草2‑5、络石藤2.5‑5.5;其制备过程如下㈠、备料;㈡、原料预处理①、鲜茶花预处理;②、甘草预处理;③、淡竹叶预处理;④、黄连预处理;⑤、芙蓉叶预处理;⑥、地榆预处理;⑦、络石藤预处理;㈢、配制A、干粉一制备;B、干粉二制备;C、初混合;D、制膏。具有清凉、解热、消红、退肿、保湿、滋润和抗菌消炎等功效,对烧烫伤有较好治疗作用等特点;适用于治疗各种程度的烧烫伤,对刀伤和擦碰伤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花 烫伤 | ||
【主权项】:
一种茶花烫伤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鲜茶花45‑65 茶油4‑7 丝瓜茸10‑18淡竹叶5‑10 黄连2‑5 芙蓉叶1.5‑3.5地榆1‑4 甘草2‑5 络石藤2.5‑5.5;其制备过程如下:㈠、备料:按照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各原料,备用;㈡、原料预处理:①、鲜茶花预处理:将无虫害的新鲜茶花,放入清水中洗涤3‑6次,捞出,研磨处理成60‑100目的细料,然后压滤,分别收集茶花滤液和茶花滤渣,备用;再将备用的茶花滤渣与占其重量2‑4倍、体积浓度为55‑78%的食用乙醇在1‑10℃下混合,静置处理3‑5h、并每隔30min沿顺时针方向搅拌2‑5min,过滤,收集醇提茶花溶液;再将醇提茶花溶液在压力为10‑18KPa、温度为32‑49℃下浓缩至溶液中的醇度为30‑36%,得粗浓缩液;然后将粗浓缩液和备用的茶花滤液合并,搅拌30‑45min,接着加入占原鲜茶花重量12‑20%的红糖,再按1‑2℃/min的升温速度边搅拌边加热至40‑58℃,然后放置在4‑10℃的环境里降至18‑20℃时,过滤,收集上层溶液;再将上层溶液在压力为8‑12KPa、温度为50‑68℃下浓缩至无醇,得浓缩液;再向浓缩液中加入占原鲜茶花重量1.5‑3.5%的茶多酚,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经3000‑5000转/min的高速离心机离心处理,收集上层澄清液,即得鲜茶花澄清液,备用;②、甘草预处理:将新鲜、无腐烂、无虫害的甘草,洗净,与占其重量35‑45%的清水处理成100‑150目的浆料,然后压滤,分别收集甘草水液和甘草渣,备用;再向备用的甘草渣中加入占其重量1.2‑1.85%的果胶酶、3.5‑6.0%的纤维素酶、0.5‑0.85%的蛋白酶,同时加入占其重量10‑25%、35‑40℃的水稀释,密封处理15‑20h,再用150‑250目的纱布过滤,收集甘草酶解滤渣;然后,将甘草酶解滤渣在常温下经均质机处理成200‑300目的甘草酶解滤渣浆料,再将甘草酶解滤渣浆料和备用的甘草水液合并,在压力为5‑8KPa、温度为60‑78℃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1.2‑1.56mg/10ml,即得甘草浓缩液,备用;③、淡竹叶预处理:将新鲜的淡竹叶,洗净,投入占其重量1‑3倍、体积浓度为65‑85%的食用乙醇中,在10‑25℃下浸泡1‑2.5天,过滤,收集淡竹叶醇提液;再向淡竹叶醇提液中加入清水,使其醇度降至20‑30%,并用浓度为10‑15%的无机酸溶液调节其pH值至4.5‑5.0,然后在0‑10℃下静放至完全沉淀,过滤,分别收集沉淀和上清液,备用;再将备用的上清液在压力为5‑8KPa、温度为60‑78℃下浓缩至无醇,然后转移至冷库中,在‑4~4℃下静放至完全沉淀,过滤,收集二次沉淀;将二次沉淀与备用的沉淀合并,干燥、粉碎,即得淡竹叶粉,备用;④、黄连预处理:将黄连洗净,投入同等重量的沸水中,煎煮30‑45min,过滤,得水煮黄连;再将水煮黄连处理成100‑160目的细料,并向细料中加入占其重量2‑4倍、体积浓度为50‑70%的食用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浸泡12‑16h,过滤,收集黄连醇提液;再向黄连醇提液中加入清水,使醇度降至30‑35%,然后在0‑10℃下静放10‑15h,过滤,收集上层的黄连溶液;再将黄连溶液在压力为5‑8KPa、温度为60‑78℃下浓缩至无醇,再加入占原黄连重量5.5‑9.5%的麦芽糊精,搅匀,在压力为5‑8KPa、温度为60‑78℃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1.8‑3.5mg/10ml,即得黄连液,备用;⑤、芙蓉叶预处理:将新鲜的芙蓉叶,洗净,与同等重量的热水一起处理成60‑100目的浆汁,再经压滤,收集芙蓉叶汁液;将芙蓉叶汁液在压力为5‑8KPa、温度为60‑78℃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4‑1/2,即得芙蓉叶汁,备用;⑥、地榆预处理:将新鲜的地榆,洗净,切成片状,投入占其重量2‑4倍的沸水中,煎煮30‑55min,过滤,收集水煮地榆,然后将水煮地榆在60‑70℃下干燥至水分小于8.0%,得地榆片;再将地榆片经超微粉碎,过孔径为15‑35nm的筛,即得地榆细粉,备用;⑦、络石藤预处理:将新鲜的络石藤,洗净,投入占其重量2‑4倍、体积浓度为70‑80%的食用乙醇中,回流提取3.0‑6.0h,过滤,得络石藤醇提液;再向络石藤醇提液中加入40‑50℃的水,使其醇度降至35‑45%,然后在40‑50℃下过极性大孔树脂柱,上柱的流速为5‑9L/h,再用相当于2‑2.5个柱体积的有机溶剂洗脱,洗脱液的流速为3‑5L/h,收集洗脱液;再将洗脱液在压力为5‑8KPa、温度为40‑55℃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2,接着加入同等体积的清水,并加入占原络石藤重量1.5‑3.5%的吐温60,搅匀,在压力为5‑8KPa、温度为60‑78℃下浓缩至木犀草素的含量为10.5‑16.5mg/ml,得络石藤浓缩液,备用;㈢、配制:A、干粉一制备:将备用的黄连液和络石藤浓缩液混匀,经喷雾干燥,得干粉一,备用;B、干粉二制备:将备用的甘草浓缩液、芙蓉叶汁混合,经喷雾干燥,得干粉二,备用;C、初混合:将备用的干粉一、干粉二、淡竹叶粉、地榆细粉、丝瓜茸、茶油一起混合,经均质机反复处理2‑4次,收集均匀的初混细粉,备用;D、制膏:将备用的初混细粉投入备用的鲜茶花澄清液中,同时加入占初混细粉重量0.5‑1.25%的植物胶搅匀,经均质机反复处理2‑4次,收集均匀的膏状物,然后将其与同等重量的凡士林或医药热熔胶加热混合均匀,即成茶花烫伤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天球,未经管天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29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中益气合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口腔支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