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渗漏小行程高能耗液压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2542.8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3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学;廖书欣;潘姣丽;黄荐;武道凯;陈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防渗漏小行程高能耗液压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振)技术领域。该阻尼器包括缸筒、活塞杆、活塞、隔板、减压连通管;当该阻尼器工作时,活塞与缸筒发生相对位移,强迫缸筒内的液体通过隔板的溢流孔,进而起到耗能作用。同时由于隔板是由多片隔板组成,在阻尼器行程相同的情况下其耗能相当于多个常规阻尼器并联耗能之和,实现小行程高能耗效果。同时因采用了活塞、溢流孔分离设计及采用减压连通管技术,实现了阻尼器工作过程中缸筒各室之间的渗漏平衡,避免了因缸筒内外压力差造成的液体外渗现象,提高了阻尼器的耐久性。 | ||
搜索关键词: | 渗漏 行程 能耗 液压 阻尼 | ||
【主权项】:
一种防渗漏小行程高能耗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器包括缸筒(1)、活塞杆(2)、活塞(3)、隔板(4)、减压连通管(5);各隔板(4)均匀平行固定在缸筒(1)内壁上,各隔板(4)之间存在有间隙;各隔板(4)上均匀布置有溢流孔(6)及活塞杆(2)的通道孔,通道孔的直径大于活塞杆(2)的直径,即活塞杆(2)与各隔板(4)之间存在有间隙;活塞杆(2)与两活塞(3)为一整体,两活塞(3)分别固定在活塞杆(2)的两端即顶部活塞与底部活塞,且可沿缸筒(1)的内壁滑动;各隔板(4)设置在顶部活塞与底部活塞之间;所述两活塞(3)将缸筒(1)分为四部分,即A室、B室、C室、D室;其中,A室为顶部活塞与缸筒(1)顶部处;B室为顶部活塞与隔板(4)顶部处;C室为底部活塞与隔板(4)底部处;D室为底部活塞(3)与缸筒(1)底部处;减压连通管(5)设置在缸筒(1)外侧,并将缸筒(1)的A室和D室相连,减压连通管(5)的内径大于隔板(4)上溢流孔(6)的直径,且缸筒(1)内的A室、B室、C室、D室内均充满粘滞液体;当该阻尼器工作时,活塞(3)与缸筒(1)发生相对位移,驱动缸筒(1)内的B室液体通过各隔板(4)的溢流孔(6),进而起到耗能作用;同时由于隔板(4)是多层结构,因而在阻尼器行程相同的情况下其耗能相当于多个常规阻尼器并联耗能之和,实现小行程高能耗效果;当活塞(3)相对缸筒(1)发生向下运动时,缸筒(1)的B室压力大于A室,D室压力大于C室;缸筒(1)内液体有从B室向A室和从D室向C室渗漏的趋势;当活塞(3)相对缸筒(1)发生向上运动时,缸筒(1)的B室压力小于A室,D室压力小于C室;缸筒(1)内液体有从A室向B室和从C室向D室渗漏的趋势;因此在该阻尼器工作时即便在活塞(3)与缸筒(1)之间会发生渗漏,但在整个往复运动过程中缸筒(1)各室之间的渗漏实现了相互循环抵消;同时在该阻尼器工作过程中,由于减压连通管(5)的内径相对较大,缸筒(1)的A室和D室内液体几乎处于无压力状态,进而可以有效避免缸筒(1)向外渗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254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能模拟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