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变形控制的隧道超前支护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2151.6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7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顶立;台启民;房倩;宋浩然;陈立平;于富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变形控制的隧道超前支护管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基于隧道工程地质情况和隧道结构,计算出隧道围岩的变形预测值S1;基于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过程和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受力分析,计算出隧道围岩的变形控制标准值S2;将所述隧道围岩的变形预测值S1与所述隧道围岩的变形控制标准值S2进行比较,若S1<S2,则确定在隧道施工中不采用隧道超前支护;若S1≥S2,则确定在隧道施工中采用隧道超前支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科学地选择出适合种类的隧道超前支护方式,合理地计算出各个隧道超前支护参数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以适用于各种隧道工程的特点和地质条件的多变性。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变形 控制 隧道 超前 支护 管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变形控制的隧道超前支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隧道工程地质情况和隧道结构,计算出隧道围岩的变形预测值S1;基于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过程和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受力分析,计算出隧道围岩的变形控制标准值S2;将所述隧道围岩的变形预测值S1与所述隧道围岩的变形控制标准值S2进行比较,若S1<S2,则确定在隧道施工中不采用隧道超前支护;若S1≥S2,则确定在隧道施工中采用隧道超前支护;确定在隧道施工中采用隧道超前支护之后,选取某种隧道超前支护,根据所述某种隧道超前支护的加固原理及施工方法,得出各个隧道超前支护参数的初始赋值范围,选取各个隧道超前支护参数的初始赋值范围内的最大值,基于最大值的各个隧道超前支护参数通过预测分析得出隧道围岩变形的预测值S3;将所述预测值S3与所述变形控制标准值S2进行比较,如果S3<S2,则在隧道施工中采用所述某种隧道超前支护;如果S3≥S2,则选取另一种隧道超前支护,按照上述处理过程,计算出所述另一种隧道超前支护的隧道围岩变形的预测值S3',将所述预测值S3'与所述变形控制标准值S2进行比较,如果S3'<S2,则在隧道施工中采用所述另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如果S3'≥S2,则选取其它隧道超前支护,重新执行上述处理过程,直到选取的当前隧道超前支护的隧道围岩变形的预测值小于所述变形控制标准值S2,则在隧道施工中采用所述当前隧道超前支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215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