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锯绕制电极电解-机械微细切割加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07389.7 | 申请日: | 2015-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5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林;张伟;包家汉;杨树宝;王全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H5/06 | 分类号: | B23H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锯绕制电极电解‑机械微细切割加工系统,属于特种加工机床领域。该系统采用卧式机床形式,其包括电机、带传动机构、U型机架、线锯绕制电极、电解液循环系统、数控控制系统和电源等,其中带传动机构安装在U型机架上,线锯绕制电极安装在带传动机构中套筒内,电极经带传动机构与带动其作自旋运动的电机连接,且电极与电源相连接。电解液循环系统中的泵使大电解液槽中的电解液经喷嘴喷入加工区域,并流入小电解液槽,再回流到大电解液槽,形成电解液循环。带动工件阳极相对电极作进给或回退的Z轴以及微幅振动机构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该系统成本低、设计巧妙且操作简便、加工质量好,特别适合小尺寸工件的加工。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锯绕制 电极 电解 机械 微细 切割 加工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线锯绕制电极电解‑机械微细切割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带传动机构、电解液循环机构、微幅振动机构、数控控制系统以及电机(13)、泵(19)、电解电源(18)、U型机架(14)、工作平台(20)、电极(2)、工件阳极(23);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套筒(6)、上皮带轮(7)、同步带(8)、下皮带轮(10)以及长轴(11),带传动机构安装在U型机架(14)上,电极(2)的两端安装在套筒(6)内,电极(2)与套筒(6)之间通过电极夹头(3)连接,套筒(6)与上皮带轮(7)采用刚性连接,上皮带轮(7)经由同步带(8)与下皮带轮(10)连接,再经长轴(11)与电机(13)相连,电机(13)启动后,带动电极(2)高速自旋;所述数控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15)以及运动控制卡(16);所述微幅振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数控机床Z轴上的工件夹具(24),以及使工件夹具(24)带动工件阳极(23)沿着Z轴方向产生微小往复振动的电压放大器(17)和压电陶瓷(25)所组成的微幅振动装置;所述计算机系统(15)控制电压放大器(17)输出脉冲电压,驱动压电陶瓷(25)产生微小幅度的往复振动,所述压电陶瓷(25)与数控机床Z轴刚性连接;所述电解液循环机构中的电解液槽采用大、小两个槽,大电解液槽(21)位于小电解液槽(22)的下方,电极(2)经过小电解液槽(22)上的窄缝,大电解液槽(21)、小电解液槽(22)放置在U型机架(14)中间,U型机架(14)安装在工作平台(20)上的T形槽内;加工时,泵(19)使电解液经喷嘴(26)流入加工区域,当液面高于窄缝底部时,小电解液槽(22)内的电解液流入大电解液槽(21)内,形成电解液循环;所述带动工件阳极(23)相对电极(2)作进给或回退的Z轴以及微幅振动机构分别与数控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工件阳极(23)安装在电极(2)的上方,加工中的狭长缝隙面向下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电解产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容易地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073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