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离子交换玻璃基材的激光切割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75628.6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S·马加诺维克;G·A·皮切;S·楚达;R·S·瓦格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2 | 分类号: | C03B33/02;B23K26/00;B23K26/06;B23K26/40;C03B33/07;C03B33/09;C03B25/087;C03B2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鑫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该激光切割过程使用短脉冲激光结合产生焦线的光学件,从而使得多种可离子交换玻璃组合物的主体发生完全穿孔。玻璃相对于激光束移动,产生描绘出任意所需部件的形状的穿孔线。玻璃可以在离子交换之前进行切割,或者可以在离子交换之后进行切割。激光产生孔状缺陷区,其渗透玻璃的整个深度,其直径约为1微米。这些穿孔或者缺陷区域通常间隔1‑15微米。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交换 玻璃 基材 激光 切割 | ||
【主权项】:
一种对可离子交换玻璃工件进行激光加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脉冲激光束聚焦成激光束焦线,其取向沿着束传播方向并且被导向到所述可离子交换玻璃工件中,所述激光束焦线在所述工件中产生感应吸收,所述感应吸收在所述工件中产生沿着所述激光束焦线的缺陷线;以及使得所述工件和所述激光束相互沿着轮廓平移,从而激光沿着所述轮廓在所述工件内形成多条缺陷线,其中,相邻缺陷线之间的空间周期性是0.5‑20微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7562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