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非凋亡调控性细胞死亡抑制剂的螺环喹喔啉衍生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50767.3 申请日: 2014-07-15
公开(公告)号: CN105611930B 公开(公告)日: 2021-03-02
发明(设计)人: M·康拉德;J·希克;B·普罗内特;P·森亨 申请(专利权)人: 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499 分类号: A61K31/499;A61K31/55;C07D491/10;C07D495/10;A61P9/00;A61P21/00;A61P25/28;A61P31/00;A61K31/498;A61K31/5513;C07D471/10;C07D487/10;C07D491/056
代理公司: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代理人: 曹津燕;王瑞琳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作为非凋亡调控性细胞死亡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此外,本发明涉及此种化合物以及药物组合物在治疗中的用途,特别是在治疗以非凋亡调控性细胞死亡或其中非凋亡调控性细胞死亡可能起作用或起实质性作用为特征的病症、障碍或疾病中的用途。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还用于治疗以氧化应激或其中氧化应激可能起作用或起实质性作用为特征的病症、障碍或疾病;和/或通过激活以下为特征的病症、障碍或疾病:(1)坏死体的一种或多种成分;(2)死域受体;和/或(3)Toll样受体;和/或(4)铁死亡信号中的参与者,或者激活其中可能起作用或起实质作用的(1)至(3)和/或(4)中任意一种的病症、障碍或疾病。
搜索关键词: 作为 非凋亡 调控 细胞 死亡 抑制剂 螺环喹喔啉 衍生物
【主权项】:
一种选自具有通式(I)的螺环喹喔啉衍生物的化合物及溶剂化物、盐、复合物、同质多形体、晶型、外消旋混合物、非对映体、对映非对映体、互变非对映体、同位素标记形式、前药及其组合,其中,E为‑N(R6)‑;L选自:C1‑10亚烃基,C2‑10亚烯基,C2‑10亚炔基,1,1‑(CH2)a‑环亚丙基‑(CH2)b‑,其中a和b各自独立地选自0至3之间的整数,以及‑(CH2)m‑[Y‑(CH2)n]o‑,其中m是1至6之间的整数,n是0至3之间的整数,o是1至3之间的整数,其中,如果n是0,则o是1;Y独立地选自O,S和‑N(R7)‑;所述C1‑10亚烃基、C2‑10亚烯基、C2‑10亚炔基、1,1‑环亚丙基、‑(CH2)m‑和‑(CH2)n‑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G是苯基,任选被1、2、3、4或5个独立选择的R8取代;环A是单环4至10元N‑杂环亚烷基,单环4至10元O/S‑杂环亚烷基,或单环3至10元环亚烷基,其中所述N‑杂环亚烷基、O/S‑杂环亚烷基和环亚烷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9取代;R1是H;R2、R3、R4和R5独立地选自:‑H,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基,卤素,‑CN,叠氮基,‑NO2,‑OR11,‑N(R12)(R13),‑N(R11)(OR11),‑S(O)0‑2R11,‑S(O)1‑2OR11,‑OS(O)1‑2R11,‑OS(O)1‑2OR11,‑S(O)1‑2N(R12)(R13),‑OS(O)1‑2N(R12)(R13),‑N(R11)S(O)1‑2R11,‑NR11S(O)1‑2OR11,‑NR11S(O)1‑2N(R12)(R13),‑C(=X)R11,‑C(=X)XR11,‑XC(=X)R11和‑XC(=X)XR11,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或者R2和R3可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环,其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R3和R4可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环,其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和/或R4和R5可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环,其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R6是H;R7选自:‑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杂环基,‑OR11和‑NHR20,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在各种情形中,R8选自: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卤素,‑CN,叠氮基,‑NO2,‑OR11,‑N(R12)(R13),‑N(R11)(OR11),‑S(O)0‑2R11,‑S(O)1‑2OR11,‑OS(O)1‑2R11,‑OS(O)1‑2OR11,‑S(O)1‑2N(R12)(R13),‑OS(O)1‑2N(R12)(R13),‑N(R11)S(O)1‑2R11,‑NR11S(O)1‑2OR11,‑NR11S(O)1‑2N(R12)(R13),‑C(=X)R11,‑C(=X)XR11,‑XC(=X)R11和‑XC(=X)XR11,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当R9取代结合至环碳原子的氢原子时,其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基,卤素,‑CN,叠氮基,‑NO2,‑OR11,‑N(R12)(R13),‑S(O)0‑2R11,‑S(O)1‑2OR11,‑OS(O)1‑2R11,‑OS(O)1‑2OR11,‑S(O)1‑2N(R12)(R13),‑OS(O)1‑2N(R12)(R13),‑N(R11)S(O)1‑2R11,‑NR11S(O)1‑2OR11,‑NR11S(O)1‑2N(R12)(R13),‑C(=X)R11,‑C(=X)XR11,‑XC(=X)R11和‑XC(=X)XR11,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和/或任意两个结合至环A上相同碳原子的R9可以结合在一起以形成=X;或当R9取代结合至环氮原子的氢原子时,其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基,‑OR11,‑N(R12)(R13),‑S(O)1‑2R11,‑S(O)1‑2OR11,‑S(O)1‑2N(R12)(R13),‑N(R11)S(O)1‑2R11,‑N(R11)S(O)1‑2OR11,‑NR11S(O)1‑2N(R12)(R13),‑C(=X)R11,‑C(=X)XR11,‑N(R14)C(=X)R11和‑N(R14)C(=X)XR11,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当或R9结合至环A上的环硫原子时,其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基,‑OR11和=O,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X独立地选自O、S和N(R14);在各种情形中,R11选自:‑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在各种情形中,R12和R13独立地选自:‑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或R12和R13可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结合在一起以形成‑N=CR15R16,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R14独立地选自:‑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杂环基和‑OR11,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R15和R16独立地选自:‑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杂环基和‑NHyR202‑y,或R15和R16可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环,其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y是0至2的整数;R20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其中所述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择的R30取代;以及在各种情形中,R30为第1级取代基,其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基,卤素,‑CN,叠氮基,‑NO2,‑OR71,‑N(R72)(R73),‑S(O)0‑2R71,‑S(O)1‑2OR71,‑OS(O)1‑2R71,‑OS(O)1‑2OR71,‑S(O)1‑2N(R72)(R73),‑OS(O)1‑2N(R72)(R73),‑N(R71)S(O)1‑2R71,‑NR71S(O)1‑2OR71,‑NR71S(O)1‑2N(R72)(R73),‑C(=X1)R71,‑C(=X1)X1R71,‑X1C(=X1)R71和‑X1C(=X1)X1R71,和/或任意两个结合至环烷基或杂环基基团上的相同碳原子的R30可结合在一起以形成=X1,其中,所述作为第1级取代基的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和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第2级取代基所取代,其中在各种情形中,所述第2级取代基独立地选自: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3至14元芳基,3至14元杂芳基,3至14元环烷基,3至14元杂环基,卤素,‑CF3,‑CN,叠氮基,‑NO2,‑OR81,‑N(R82)(R83),‑S(O)0‑2R81,‑S(O)1‑2OR81,‑OS(O)1‑2R81,‑OS(O)1‑2OR81,‑S(O)1‑2N(R82)(R83),‑OS(O)1‑2N(R82)(R83),‑N(R81)S(O)1‑2R81,‑NR81S(O)1‑2OR81,‑NR81S(O)1‑2N(R82)(R83),‑C(=X2)R81,‑C(=X2)X2R81,‑X2C(=X2)R81和‑X2C(=X2)X2R81,和/或任意两个结合至作为第1级取代基的环烷基或杂环基基团上相同碳原子的第2级取代基可结合在一起以形成=X2,其中,所述作为第2级取代基的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3至14元芳基、3至14元杂芳基、3至14元环烷基、3至14元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第3级取代基所取代,其中,在各种情形中所述第3级取代基独立地选自:C1‑3烷基,卤素,‑CF3,‑CN,叠氮基,‑NO2,‑OH,‑O(C1‑3烷基),‑OCF3,‑S(C1‑3烷基),‑NH2,‑NH(C1‑3烷基),‑N(C1‑3烷基)2,‑NHS(O)2(C1‑3烷基),‑S(O)2NH2‑z(C1‑3烷基)z,‑C(=O)OH,‑C(=O)O(C1‑3烷基),‑C(=O)NH2‑z(C1‑3烷基)z,‑NHC(=O)(C1‑3烷基),‑NHC(=NH)NHz‑2(C1‑3烷基)z和‑N(C1‑3烷基)C(=NH)NH2‑z(C1‑3烷基)z,其中,z是0、1或2,C1‑3烷基是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和/或任意两个结合至作为第2级取代基的3至14元环烷基或杂环基基团上相同碳原子的第3级取代基可结合在一起以形成=O,=S,=NH,或=N(C1‑3烷基);其中,R71,R72和R7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3至7元环烷基,5或6元芳基,5或6元杂芳基,以及3至7元杂环基,其中所述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3至7元环烷基、5或6元芳基、5或6元杂芳基、以及3至7元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1、2或3个选自下述基团的取代基所取代:C1‑3烷基,卤素,‑CF3,‑CN,叠氮基,‑NO2,‑OH,‑O(C1‑3烷基),‑OCF3,=O,‑S(C1‑3烷基),‑NH2,‑NH(C1‑3烷基),‑N(C1‑3烷基)2,‑NHS(O)2(C1‑3烷基),‑S(O)2NH2‑z(C1‑3烷基)z,‑C(=O)(C1‑3烷基),‑C(=O)OH,‑C(=O)O(C1‑3烷基),‑C(=O)NH2‑z(C1‑3烷基)z,‑NHC(=O)(C1‑3烷基),‑NHC(=NH)NHz‑2(C1‑3烷基)z和‑N(C1‑3烷基)C(=NH)NH2‑z(C1‑3烷基)z,其中,z是0、1或2,C1‑3烷基是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R81、R82和R83独立地选自:‑H,C1‑4烷基,C2‑4烯基,C2‑4炔基,3至6元环烷基,5或6元芳基,5或6元杂芳基,以及3至6元杂环基,其中,所述C1‑4烷基、C2‑4烯基、C2‑4炔基、3至6元环烷基、5或6元芳基、5或6元杂芳基、以及3至6元杂环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基团任选被1、2或3个选自下述基团的取代基所取代:C1‑3烷基,卤素,‑CF3,‑CN,叠氮基,‑NO2,‑OH,‑O(C1‑3烷基),‑OCF3,=O,‑S(C1‑3烷基),‑NH2,‑NH(C1‑3烷基),‑N(C1‑3烷基)2,‑NHS(O)2(C1‑3烷基),‑S(O)2NH2‑z(C1‑3烷基)z,‑C(=O)(C1‑3烷基),‑C(=O)OH,‑C(=O)O(C1‑3烷基),‑C(=O)NH2‑z(C1‑3烷基)z,‑NHC(=O)(C1‑3烷基),‑NHC(=NH)NHz‑2(C1‑3烷基)z和‑N(C1‑3烷基)C(=NH)NH2‑z(C1‑3烷基)z,其中,z是0、1或2,C1‑3烷基是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和X1和X2独立地选自O,S和N(R84),其中R84为‑H或C1‑3烷基,其用在治疗以下的方法中:(i)特征为非凋亡调控的细胞死亡或者其中非凋亡调控的细胞死亡可能起作用或起实质作用的病症、障碍或疾病;(ii)特征为氧化应激或者其中氧化应激可能起作用或起实质作用的病症、障碍或疾病;(iii)特征为通过激活以下的病症、障碍或疾病:(1)坏死体的一种或多种成分;(2)死域受体;和/或(3)Toll样受体,或者激活其中可能起作用或起实质作用的(1)至(3)中任一种的病症、障碍或疾病;(iv)选自下述的病症、障碍或疾病: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肉萎缩、肌肉营养不良症,缺血,间隔综合症,坏疽,褥疮,败血症,退行性关节炎,视网膜坏死综合症,心脏病,肝病,胃肠道或胰腺疾病,缺血性坏死,糖尿病,镰状细胞病,血管改变,肿瘤化疗/放射治疗诱导细胞死亡和中毒,或由前述中任一项引起的结果或与之相关的结果;和/或(v)由选自下述形式的情形引起的结果或与之相关的的结果的病症、障碍或疾病:感染病毒、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的感染;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分化或细胞内信号的改变;不良炎症;视网膜细胞心肌细胞或免疫系统细胞的细胞死亡或与肾衰竭相关的细胞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窒息、嵌顿疝、胎盘梗死、铁负荷并发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天性疾病;头部外伤/外伤性脑损伤、肝损伤;环境辐射损伤;烧伤;冷损伤;机械损伤和减压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5076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